科普故事:酸雨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瀏覽次數(shù):2236
科普故事:酸雨


圖片來源:原創(chuàng)
“哇,下雨啦!”心心趴在窗戶上看著外面的雨,“哥哥,等雨停了,我們一起去踩水坑吧!”
“可以呀。心心你知道嗎?我們國家有些地方下的并不是正常的雨水,而是酸雨?!遍_開看著興奮的妹妹說道。
“酸雨?是嘗起來酸酸的雨嗎?就像媽媽做飯用的醋或者檸檬一樣?”心心好奇地問道。
“當(dāng)然不是啦!”開開擺了擺手,說道,“酸雨并不是味道發(fā)酸的雨。而是一種在化學(xué)性質(zhì)上呈現(xiàn)酸性的雨。PH值低于5.6的就是酸雨?!?/span>
PH值是什么?”心心問道。
PH值是用來描述水溶液酸堿強度的數(shù)值,其范圍在0-14之間。PH值為7的叫做中性溶液,小于7的為酸性溶液,大于7的是堿性溶液?!遍_開解釋道,“而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所以PH值為5.6。而酸雨比正常雨水的PH值還要低?!?/span>
“都是從天上落下了的水,為什么數(shù)值還不一樣呢?”心心再問。
“這和酸雨的形成是有關(guān)系的?!遍_開開啟了講解模式,“在雨雪形成和降落的過程中會吸收并溶解空氣中的物質(zhì)。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燒、汽車尾氣以及工業(yè)廢氣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到空氣中,被水汽吸收溶解成酸性強于碳酸的硫酸和硝酸,因此最終形成了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即酸雨?!?/span>
“哦,也沒什么嘛!就是溶解了不同的物質(zhì)唄!”心心將小手伸出窗戶,雨點打在小手上咯咯地笑起來。
“誰說的,酸雨破壞性很強的,森林、湖泊、草原、土壤、農(nóng)作物、建筑物等等都會受到酸雨的破壞,甚至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呢?!遍_開反駁道。
“為什么呀?”心心又將注意力回到開開身上。



圖片來源:原創(chuàng)
“比如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引起水質(zhì)的酸化,影響水生物及植物的生長,從而影響其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果酸雨落到土壤同樣會發(fā)生酸化,而且會使土壤中含鋁的礦物風(fēng)化,釋放大量鋁離子。植物長期和過量的吸收鋁就會中毒,甚至死亡?!遍_開解釋道,“酸雨的酸性還會腐蝕建筑物、橋梁、設(shè)備、運輸工具,甚至電信電纜?!?/span>
“那酸雨對我們自身有什么危害呢?”心心再問。
“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經(jīng)常下酸雨,會使你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患上各種呼吸道疾病。”開開回答道。
“那我們以后就搬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比如南極去居???”心心建議道,“那里沒有人類的污染,空氣應(yīng)該很清新?!?/span>
“這你可說錯嘍!”開開搖頭道,“實際上南極也存在酸雨,而且是比較強的酸雨呢,我國南極長城站19984月曾先后8次觀測到酸雨?!?/span>
“沒人生活也能污染?”心心不解地問答。
“當(dāng)然啦!大氣是流動的,空中的大氣可是流動的,只要還在地球上,被污染的空氣就會流動到世界各地,沒有地方能夠置身事外。”開開點頭道。
“那有什么好的方法減少酸雨呢?”心心追問道。
“治理酸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開發(fā)新能源,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工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生的氣體先處理再排放等等?!遍_開舉例道。
“嗯,還有汽車尾氣,少開車多走路,低碳出行也可以嘍!”心心補充道。
“沒錯,雨停了!陪你跳水坑去?!遍_開拉著心心出門玩了。


【知識卡】酸雨
酸雨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汽車尾氣以及工業(yè)廢氣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在雨雪的形成和降落的過程中,它們被吸收并溶解,最終形成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的破壞性很強的,森林、湖泊、草原、土壤、農(nóng)作物、建筑物等等都會受到酸雨的破壞,即使是人煙稀少的地方,也會因為大氣的流動而降下酸雨。除此之外,酸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fù)【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fù)【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fù)【研學(xué)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xué)營
回復(fù)【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fù)【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fù)【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fù)【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fù)【觀鳥知識】,學(xué)習(xí)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fù)【博物學(xué)院】,了解更多博物學(xué)院活動詳情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rèn)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rèn)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xué)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