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方向?
在沒有地形圖和指北針等制式器材的情況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1.借助天文現(xiàn)象:太陽從東方出,西方落,這是最基本的辨識方向的方法。還可用木棒成影法來測量。夜間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北極星判定方向。
2.借助自然景觀:獨立的大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北面的樹枝稀疏,樹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密,北面較潮濕,長有青苔。
森林中如何獲取純凈水?
第一步:選擇水源。水源盡量選擇雜物少、清澈透明的山泉水。另外,查看水中是否有活物(魚、蝦等)也是辨別水源質(zhì)量的重要方法。
第二步:取水。如果不能直接取水,可用樹叉支撐塑料袋、瓶子等器皿進行取水。如果是下雨天,可以利用帽子或表面積較大的植被枝葉獲取雨水。
第三步:消毒。將凈水藥片以一片比一公斤水的比例放入水中,使藥片充分溶解,殺滅水中帶毒的大腸桿菌和金葡菌,半小時后便可放心飲用。沒有凈水藥片時,可利用紗布、樹葉等材料制作簡易過濾器,將水進行充分過濾、沉淀后,暴曬殺菌,即可飲用。
森林中如何獲取食物?
充足的食物來源是人生存的基本保障。野外生存獲取食物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獵捕野生動物,另一種是采集野生植物。
野外獵取可將精力放在較小的動物上,因為捕獵大型動物費力而且伴有危險。要了解動物的棲息地,掌握動物的生活規(guī)律,可通過設置誘餌和陷阱來捕獵。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不是迷路斷糧萬不得已,不要隨意捕獵動物,特別是不能捕獵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
森林遇到野獸怎么辦?
原始森林中的猛獸,很少見到人類,在不清楚是否有危險的情況下,不會輕易襲擊人類。那么,在原始森林中探險,如果遇到了猛獸,人們可以怎樣主動規(guī)避危險?
轉(zhuǎn)身撒腿就跑會激起猛獸追殺的本能,用石頭砸它,也容易刺激猛獸反擊。最好是發(fā)出一些它們沒有聽過的聲音,如唱歌、拍掌等,這會讓它們感到害怕。然后,再朝著猛獸垂直的方向慢慢地離開,方能安全脫險。
誤食毒果怎么辦?
人對有毒果實的敏感度差異很大,有人只要輕微接觸毒果就會產(chǎn)生過敏反應,所以大家在外出游玩時不要食用野果。
一旦誤食了有毒的野果,可以用筷子或湯匙壓舌根部引吐,吐后再口服溫水反復引吐,直到胃內(nèi)毒物全部吐出,這樣就可以避免更多毒素進入體內(nèi),并攜帶所食野果盡快到醫(yī)院就醫(yī)。
森林中如何生火?
無煙灶,它是野外單兵最簡便實用的炊事用灶。只需要一把小鐵鍬,在五分鐘內(nèi)就能搭建好無煙灶。具體原理其實就是挖坑壘土,增加隱蔽性,同時還能擴大散煙面積。
要注意的是地點的選擇。在野外,并不是隨處都可以生火的,它至少得滿足三點要求:一是不會引起山火,即離火源中心至少1.5米的圓圈之內(nèi)沒有任何易燃物,同時地面的草也已清理干凈;二是離水源近,但又不會污染河水;三是不會有野獸出沒。
“挖坑”具體步驟:先挖一個能讓一個人蹲下或者坐下方形坑A,在距這個坑兩個手掌長的地方再挖一個小一點的坑B,大小能架住鍋子為準。然后從底部將兩坑貫穿,把所有挖出的土堆在A坑周圍用于擋風,在B坑口上方向后延伸挖三道淺溝做煙道,煙道要高于爐口15到20厘米 這樣方便出煙。然后把鍋放在B坑口,并用土把鍋邊和洞口間的空隙填死,用樹枝、麥稈之類的東西將煙道上方蓋起來,上面蓋上土,按照“鍋邊密、遠而疏”的方法將煙道隱蔽好,將引火物從一號坑底放入B坑內(nèi),這樣就可以加柴做飯了。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作者: 郭童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科普小達人】,報名參賽贏取萬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