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最近常聽同事小姐姐(終于上線了)講她朋友的故事,比如有個朋友喝口水就發(fā)胖,還有個朋友明明長得很可愛卻沒有對象,另一個朋友...
我時常在想,她說的這個朋友到底是不是她自己。
今天,她又跟我分享了她一個朋友的真實故事。
在上大學那會兒,大晚上的如果要出去活動,首選一般是去KTV唱歌,而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朋友,他的歌聲真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
這一切還要從那年夏天,他一首周杰倫的《七里香》說起。他一開嗓,我覺得把歌詞里的麻雀都唱飛了。整首歌406個字沒有一個字在調(diào)上,如果不是歌詞、MV就擺在眼前,我是準準不知道他唱的這首歌是周杰倫的。
更致命的是,他唱歌的調(diào)子后勁兒太大了。以致于我現(xiàn)在聽《七里香》腦海里最先蹦出來的旋律竟然是他開發(fā)的那種。
大家都知道,把歌唱得好聽是一種本事,不過,要把歌唱出一個“船新版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巧不巧,極少數(shù)的人(全世界約4%)天生就有這種“天賦”。但先別急著酸,因為這種“天賦”實際上來源于一種先天性疾病——失樂癥。
在一般社會條件下長大的正常人,普遍都具備一定的音樂認知能力,比如能夠辨識音高(“哆”、“咪”、“嗦”)、掌握節(jié)奏(“咚、咚咚、咚咚咚”)、識別旋律(不同音高的音按照節(jié)奏有規(guī)律出現(xiàn))等。
但先天性失樂癥患者,他們喪失了對音樂的正常認知功能,也就無法準確地把歌曲唱正確。就像無法識別節(jié)奏的患者,他們就聽不出歌曲中的節(jié)奏,也就是我們俗說的“卡點”。
不過有趣的是,如果沒有音樂,他們是可以正常跳廣場舞、做廣播體操的,甚至喊著勞動號子掄大錘,但就是無法跟著音樂一起舞動。
目前對這種癥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認知神經(jīng)心理學領域。而對許多失樂癥患者的臨床研究表明:當人大腦處理音樂信息時,各個皮層區(qū)域基本都有參與,當然主導者為聽覺皮層,其他的運動皮層、邊緣皮層和小腦也會時不時搭把手。
遇到更加復雜一點的,比如需要記詞或投入感情,則涉及到與記憶或情緒相關的神經(jīng)通路和腦結構。
這些組織的異常都有可能導致失樂癥。例如,在我們右半腦有一個結構叫額下回(IFG),失樂癥患者這里的腦白質(zhì)要比正常人少,而且皮層也更厚,從而導致與音樂相關的神經(jīng)回路發(fā)育不良。
d表示右額下回
此外,患者不僅不能辨識音高、感知旋律,連日常的語言交流都有可能因為無法識別音調(diào)而不能正常進行,所以這種癥狀常常還會伴隨著失語癥同時發(fā)病。
除了上面這種不可抗力因素之外,生活中依然還有許多唱歌不著調(diào)的“選手”,拋開“嗓子不舒服”這種臨時性借口,他們還有可能是由于“語音轉換能力”偏弱所導致的。
不知道現(xiàn)在還有沒有看紙質(zhì)書的小伙伴,或者喜歡在電子設備上看書的,當我們在閱讀一長段文字時,嘴巴會不自覺地進行默讀,從而在腦子中形成一段“聽覺影像”。
同理,唱歌也是一樣。
來自布法羅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做了一項實驗,邀請了46位沒有音樂經(jīng)驗的志愿者,并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聽一首歌。
完事之后,研究人員讓他們重復剛才所聽歌曲中的一段旋律,結果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比較準確地唱出來。
其原因就在于這部分人在唱歌之前,大腦會給你輸入之前那首歌的“聽覺影像”,唱的時候只需要把這段影像輸出就好了,包括音調(diào)、音高、節(jié)奏等信息。(雖然看上去和短期記憶也有關系,但確實關聯(lián)不大)
沒有“聽覺影像”的人群則很難唱出正確的旋律。
大家可以這么理解,相當于我們腦子中內(nèi)置了一個“Siri”(語音助手)。當你向她提問的時候,如果是她知道的,她會回答你;而如果不知道...
可事情也沒這么簡單,我相信不少人聽別人唱歌時,腦子里其實早就模擬了好幾遍,就仿佛周杰倫跑到我腦子開了一場私人演唱會,然后就萌生了我上我也行的大膽想法。
可接過話筒一開口,整個人就像開了變聲器似的,從蘿莉音變成了公鴨嗓,與腦海中的那個聲音想去甚遠。
實際上,除了腦子里要“有貨”,喉部、嘴唇附近的肌肉也要配合。
另一項研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測量了人在唱歌時特定肌肉的活動情況,結果只有喉部和嘴唇產(chǎn)生了較明顯的活動。
此外,對于唱歌音調(diào)在線的人群,成像顯示他們的喉嚨肌肉活動并不強,相反地,唱歌老是跑調(diào)的人群肌肉活動更加突出。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家以后唱歌不要扯破了喉嚨喊麥好嗎!??!
最后,教大家怎么改善五音不全。
多加練習是肯定的,比如時不時約幾個朋友去KTV放松一下,從簡單、熟悉的樂曲開始培養(yǎng)視唱能力,并尋找適合自己的肌肉活動方式,可以比較明顯改善唱歌“跑調(diào)”的問題,可能就是有點費朋友...
怎么樣?小姐姐,啊不,小姐姐的朋友學到了嗎?
ps:對于失樂癥患者,不得不說他們才是真正的折翼天使,如果大家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多給他們一點關愛吧。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