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中國最盛大的早餐,不久就要消失了
發(fā)布時間:2021-08-20
瀏覽次數(shù):1296

也不知哪里傳來過一句西諺: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span>

對愛吃的中國人來說,第一句肯定不是空話:煎餅果子、豆腐腦、胡辣湯、肉夾饃、熱干面、咸菜肉絲面、生滾粥、叉燒包……哪一樣,給個外國皇帝也不換。

然而,中國老百姓的早餐,還有一大類,吃法的豐盛程度,比起皇帝的早餐真不遑多讓。

這種吃法,就是早酒。

? 《早餐中國》

飲早酒時的早餐,大概其味最勝——因為,酒喝不喝無所謂,但中國人的下酒菜,一定是好吃的。

就拿我們好多人聞所未聞的早酒,寫一張香噴噴的早餐菜單出來吧。

一定有人問,為什么早上就要喝酒?暈暈乎乎不說,還灌入一類致癌物,多傷身。

事出有因。今天的早酒客,大多早已過了退休年紀,早年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與肌肉記憶共存,才讓他們天不亮就坐在小酒館里——

過去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早起趁天涼下地,然而氣候濕冷易感冒,幾家鄰舍為了御寒充饑,下地前湊在一起喝酒暖身,就不怕了。

所以早酒這東西,大約在南方市鎮(zhèn)居多。

因此,很多地方的早酒也簡單,農(nóng)家人勤儉的習慣改不掉,也就是幾樣小菜,像我們?nèi)ミ^的昆山花橋鎮(zhèn),番茄炒蛋白斬雞之類也能下酒,主要目的不是菜,還是酒。

但是,也有把簡單的早酒,吃得特別享受的。

上海周邊區(qū)鎮(zhèn)有個習慣,伏天早晨吃羊肉、吃老酒。

周浦、張澤、崇明、真如、七寶……農(nóng)村包圍城市,唯獨上海市區(qū)里少見。

羊肉下酒,皮皺皺膏脂嫩滑,聽著就冒口水,想起潯陽樓上黑凜凜一條大漢——飽弟第一次學會“風卷殘云”這詞兒,就是讀《水滸》李逵吃羊肉。

? 《戴敦邦新繪水滸傳》

可是,畫面出現(xiàn)在這個宇宙里的小酒館,卻有些違和。

北國羊羔美酒的豪快古意,怎么聽都跟細膩精致的淮揚印象不搭界;

別處都是冬日吃羊進補,此地偏偏在伏天;

而最愛肥羊的,還都是齒搖發(fā)落的老爺爺。

吃羊肉早酒的老翁,對這一切都無所謂。招待他們的小館,凌晨三四點就開門亮燈,老年人覺少,醒得也早,真有這個點兒上門的。

? 小玥日食記

這里吃羊肉都帶皮,燉到極軟爛,像腰窩肉、羊后腿,一刀下去真往外直冒油,切得飛薄飛薄,燈下油脂明晃晃,沒牙的老頭夾一片,口中一抿,下去了。用《水滸》的話,花糕也似好肥肉。

? 朱厘米

不遠的蘇州就有道“羊糕”,把透肥的羊肉與豬皮一同燉至酥爛,凍成凝脂,切片食之如糕——當?shù)厝巳魶]有幾個“羊癡”,斷想不出如此極致的吃法。

? 小玥日食記

然而,羊癡有時候也是酒鬼,羊腿在此處不算最受歡迎。晚去一會,什么羊眼、羊頭、羊舌、羊心肝肺腸,那些入味好下酒的,全被捷足先登的老人端上桌。

羊肉一口口抿下去,酒也是滋洇滋洇地抿,聊起天來,聲音越放越高,牛欄山、沙洲優(yōu)黃一口口見了瓶底。到大家都哈哈大笑不動了,叫一碗羊湯面吃,濃濃白湯下肚一定神,沒喝完的酒,撕開酒標一角露出白紙來,寫上個名字存柜上,又晃晃地去了,明朝再會。

凡好吃的肉,有個香味兒,都可下酒,不論白切紅燒??墒琼樀吕喜缙鸷戎嘞戮?,到外地就不多見了。

? 《老廣的味道》

天下的粥,大概也只有順德的生滾粥能送酒,因為那何止是粥,簡直是菜:

牛肉魚片膏蟹、豬潤肉絲滑雞,粥底用大地魚、豬骨、江瑤柱熬制,米粒顆顆煲開花,幾乎化成漿,粥里的肉食便是下酒菜,溫和的粥底剛好護胃。

? 《粵菜大師·嘆早茶》

喝的酒也特別:一個是九江雙蒸,三十度不到的糯米酒,另一個玉冰燒,釀酒時要放大塊肥豬肉!

? 《老廣的味道》

粥也葷、酒也葷,年輕人即便腸胃好,也很少大早上這么吃。于是,柜上放著半瓶半瓶的酒,也只有那么幾瓶,撕下來的價簽上,也老用黑筆寫著那幾個名字??雌饋?,將盡不盡的歲月,也就這么半瓶半瓶地消磨了。

然而,世上不只一種悠閑的早酒。另有一種,比這羊肉魚粥更豐盛,更豪邁,也更熱鬧。

剛才不是說,有吃起來不下于皇帝的早酒嗎?這就來了。

過去,只聽說過皇上早晨起來好多道菜,有時冬天還有火鍋。

然而在湖北,自有一群人如皇帝一般,早晨熱鍋滾油,飲酒正歡。

在湖北荊州的公安、監(jiān)利一帶,早市最喧鬧的盛會,來自牛雜火鍋——紅彤彤牛油煮牛雜牛筋,吡剝油泡亂響。菜不冷人更熱,推杯換盞,嘻嘻哈哈,播撒著這一天最初的精力。

? 《早餐中國》

這種火鍋很耐煮,因為無論牛肉、牛筋還是牛雜,都是事先鹵入味的熟肉,大塊肉燙透一些,味兒散得更開。牛油、豆瓣醬、白胡椒、大蔥,到嘴里辣藏得深,一定是香而又香,香味滾了幾滾,才覺出辣的威力。

尤其牛筋,煮到軟、紅、亮,顫巍巍入口像吸進去,香辣湯汁化開,你三天吃的肉,可能比不上這一口。

喝早酒的一桌老友,往往在火鍋之外配一碗蓋碼粉,現(xiàn)炒的碼子一澆吃完算完。飽弟想這東西大概不能配白飯,不然香難自控,個個成了飯桶,一頓早酒非把一天飯吞下去!

一頓早酒而已,至于搞出正餐這么大陣仗嗎?

真至于。

荊州河流縱橫,自古有碼頭。貨船靠岸,碼頭工人們沒白沒黑搬運貨物,工作完成后,正要吃些酒肉補充體力,也借酒精之力,緩解一下肌肉疼痛,最便宜的下酒菜,自然是牛雜牛骨一類。

一般市鎮(zhèn),也可形成早酒。過去縣鎮(zhèn)之上,往往數(shù)日才有集市,周邊村子的農(nóng)民會把這些日子的收成拿去趕集售賣,上縣鎮(zhèn)路程遠,天不亮便要動身趕集,待到晌午買賣結(jié)束,已與過了一天差不多,此刻酒足飯飽,才是最好的慰藉。

▲電影《邊城》,茶峒城里吃早酒的湘西人

酒肉,要為苦哈哈的日子博得無上的歡娛,江西泰和天下聞名的早酒,把這一目的推上了巔峰。

那已簡直不是早酒,而是一條長街的宴席。

客人一坐,立時開席:特產(chǎn)的烏雞,加鹽燉煮一鍋,大家嚼吃;

? 美食臺

豬心血管脆嫩,是泰和早酒最搶手的食材,爆炒一盤吃個火候;

? 美食臺

當?shù)剡€有一種沙鱉子,巴掌大,類似甲魚,他們拿來紅燒,按江西人吃法,加大把的辣椒。

? 美食臺

他們喝的酒也特別,叫“啤冬”,其實是啤酒摻上當?shù)胤Q為“冬酒”的米酒,傾在一個大水壺內(nèi),一碗碗倒著喝,哪種酒味都不錯過,圖一個盡興。

? 美食臺

早酒吃到泰和人這份上,已然忘記了時刻,拋卻了其他,更不知一頓更好的早餐,該有多美了。

然而,今天的人們已不必為數(shù)日一次的大集準備,碼頭港口的機械解放了人力,當年貪黑起早的莊稼漢,也已活到了放下鋤頭的年紀。

早酒的舊習,只是還長在老人們身上。

按說,既無起早貪黑之憂,又沒有酗酒成癮的惡癖,早酒還有什么可喝的?

花橋鎮(zhèn)的一位老人說過,如今沒有茶館了,一大早起來,幾家老朋友無處可聚,便只好找個由頭坐在一起,排遣寂寞。

見過的都已逝去,新事物無力去折騰,留下的由頭,也只有酒了。

于是在貴陽,會有一桌自幼相交幾十年,從小吵到大的老朋友,依然每天一碗腸旺面,一杯散茅臺;

? 盜月社食遇記

海南有“老爸茶”,也有老爸酒,一碟臨高乳豬,一杯九江雙蒸,成了他們與歲月另一個不舍的約會;

? 《早餐中國》

哪怕今天有了暖氣,太原老者依然堅持著早起喝頭腦、飲黃酒的習慣。

? 《早餐中國》

世事更迭得快,今天三十上下的后生都要服老。大家對早酒的心態(tài),也已經(jīng)沒那么好了。

B站早酒視頻的彈幕里,人們的口氣也不太理解這種行為:

“一天天的閑著沒事干”

“早晚喝死”

“拿著拆遷款和年輕人的房租換酒喝……”

這樣的話還不少。

看來,如今確實不再是早酒的年頭了。

遲早有一天,最后一桌不合時宜的早酒散去,飽弟覺得,它不會回來了。

也許等我們這一代老去,到時又有些新的樂子。是什么呢?人各有所愛,飽弟也無從猜起。

不過還好,酒沒了,早還在。那些足以佐酒的早餐,也許會以另外的形式,在中國各地繼續(xù)流傳下去——但愿如此。

? 盜月社食遇記

只是到那時,我們還有沒有肝膽豪氣,像當年的早酒老人一樣,去享受生活的逸樂呢?

到那時,誰又與我們同桌呢?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wǎng)絡(luò)

?

作者 - VJ

設(shè)計 - 飽主任

編輯 - VJ

來源:福桃九分飽


歡迎掃碼入群!

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