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好吃的太多了,涼粉也肯定要擁有一席之地。涼粉不僅能做涼菜,也能當零食,口味還可甜可咸。
看到“可甜可咸”這幾個字,就可以拿出小板凳了。萬物皆可甜咸大戰(zhàn)啊。
來,投票!
放涼了吃,才叫涼粉
坊間傳聞,涼粉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出現,而真正有文字記載,則是從北宋時期開始的。當時描寫汴京(今河南開封)民俗的著作《東京夢華錄》中,第一次記錄了涼粉這種吃食。依書中所寫,它是用綠豆粉制作,而且一定要放涼了才吃,故而得名“涼粉”。這名字夠實在的。
此后的千百年間,人們發(fā)現用紅薯粉、大米粉,甚至某些草植、海藻等其他原料,同樣能做這種半透明的彈軟凍狀食物,它們都沿用了“涼粉”這個名字。
街頭的刮涼粉
其實,不論制作涼粉的原料為何物,第一步都是要把它熬成黏稠的湯水,才能具備凝結成“凍”的可能。
因為這是為了讓原料發(fā)生化學變化——這些原料在化學上都屬于多糖類物質,遇水受熱會先形成黏稠的“膠體”,而后隨著溫度降低,膠體分子間發(fā)生聚集,形成網狀結構,并把水分子包裹在網中,造成了它凝固卻不失彈軟的質感。這個過程跟晶體結晶類似,所以它在色澤上也如晶體般半透明。
先有淀粉糊,才有涼粉
不過,由于原料所含的多糖不同,造成了它凝結時含水量不同,也就導致了涼粉的韌性各不相同——多糖分子的結構越平直,能形成的網格結構就越小,使得被鎖住的水分子也就越少,韌性自然更強。像以直鏈淀粉為主的大米粉所做出的涼粉,就比用富含支鏈淀粉的紅薯粉做的要硬實些。
涼粉也可以“點”出來
鹵水、石膏可以將豆?jié){“點”成豆腐,涼粉也可以這樣“點”,因為它們形成原理類似——膠體分子本身都帶有大量電荷,如果加入其他帶電離子,破壞了膠體中的電荷平衡,將導致膠體發(fā)生凝結。
所以,在熬煮涼粉時加入明礬、小蘇打等可溶性鹽類,就會使它更快、更容易凝結,特別是制作那些韌性較差的涼粉,往往都要這樣處理以增強韌性。
你吃的是哪種涼粉?
涼粉按制作原料可以分為三類:淀粉類、草植類和海藻類。如此跨界的原料,自然讓它們的樣子和口感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少原料都屬于各地特產,也讓涼粉有著地域特色。
#01 淀粉類涼粉
綠豆涼粉
在東北、華北和中原一帶,涼粉多是用最傳統(tǒng)的綠豆淀粉制作。
河南唐河綠豆涼粉就很彈啊,duang~
綠豆淀粉主要以支鏈淀粉為主,粘性雖大,吸水性卻不好,導致不易形成充足的膠體,凝結能力也就較差,因而制作時需要添加一些明礬來促進凝結。不過即便如此,綠豆涼粉仍很容易散架。
紅薯涼粉
紅薯的種植范圍很廣泛,因而北起黑龍江,南到海南,西至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都有紅薯涼粉。紅薯涼粉好吃卻不好看,因為制作它的紅薯淀粉中,含有酚類物質,熬煮時會發(fā)生氧化變色,讓涼粉看起來“灰頭土臉”。
看起來有點灰的紅薯涼粉
圖片來源網絡
蕎麥涼粉
西北一帶盛產蕎麥,由于蕎麥含粗纖維多、含淀粉較少,因而用它做涼粉時,只能選用淀粉含量集中的麥芯部分磨成漿,并加入小蘇打“幫助”它凝結。
這也讓蕎麥涼粉吃起來輕微苦澀味,故而通常要配上醋、蒜末、辣椒油等重口味調料一起食用。
蕎麥涼粉
圖片來源網絡
大米涼粉
長江以南盛產稻米,所以很多地方的涼粉就用稻米來制作。在湖北、四川一帶,用熬好的米漿“點”入些許石灰水,從漏勺的孔洞間滴入涼水中,就會凝固成一個個頭大尾細的涼粉條,當地人管它叫“涼蝦”,通常配紅糖水吃。
制作涼蝦并不難,吃起來爽滑可口
不過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喜歡配紅糖水,有些地方還喜歡在涼粉中加黃瓜絲和辣椒,做成酸辣口味的。
甜咸黨還是能打一架
圖片來源網絡
而在閩粵一帶,人們則在米漿中加入少許“仙草”汁液,使它凝固成墨綠色的涼粉。
豌豆涼粉
豌豆跟綠豆是近親,所以豌豆淀粉的特性同綠豆淀粉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豌豆熟透后顏色微黃,所以熬煮出的漿水泛黃,制成的涼粉自然也就微微泛黃,著名的“川北涼粉”便是以此為特色。
要不要來一碗傷心涼粉?
#02 草植類涼粉
仙草涼粉
你們要是常喝奶茶,肯定知道“燒仙草”。它雖然顏色看上去黑乎乎,卻很滑嫩爽口,在潮汕一帶,人們又管它叫“仙草涼粉”。
燒仙草
仙草涼粉的原料就是“仙草”,也叫“仙人草”“涼粉草”,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廣布于華南一帶。它里面含有大量的仙草多糖,用水熬煮就會在水中形成膠體,晾涼后自然凝固成型。
除了單獨使用,正像前面所說,閩粵一帶的人還喜歡把它和米漿混在一起做涼粉,而這恰是一個優(yōu)化組合——米漿主要以直鏈淀粉為主,仙草多糖能與它形成牢固的網狀結構,所以,這種涼粉的韌性極好。
椰汁黑涼粉
假酸漿涼粉
如果說“假酸漿涼粉”,估計很少人聽說過,可要說它的俗名就是“冰粉”,那四川一帶的同學可就最有發(fā)言權了。
冰粉
那冰粉為什么又叫“假酸漿涼粉”呢?因為制作冰粉的原料就是假酸漿的種子。假酸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開的很漂亮。
假酸漿
圖片來源:plantsoftheworldonline.org
你在吃冰粉時,肯定想不到它和這朵小花有什么關系吧。不懂我也可以理解,畢竟你們每天就知道吃吃吃。(白眼)
假酸漿的種子能凝結卻不是因富含多糖,而是它本身就含有很多膠質,也就是說它不需要熬煮,單靠在水中揉搓讓膠質流出,就可以形成膠體,再加入石灰水即可凝固。由于它凝結需要的石灰水量較大,因而吃起來有股苦澀味,需要摻些紅糖水才能掩蓋住。
#03 海藻類涼粉
看到海藻涼粉有沒有一點熟悉?前些天我們才講了石花菜,你不會就忘了吧。不記得的話,我再勉為其難給你放張圖吧。
冰石花雖遲但到
石花菜做成Q彈的冰石花,也算涼粉的一種。石花菜也叫“鹿角菜”,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叫“瓊脂糖”的多糖,遇水受熱就會化成膠體,遇冷再凝固起來,東南沿海的居民便是利用這點來做涼粉的。
瓊脂糖是一種凝固效果極好的天然添加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瓊脂”,幾乎任何液體添加它后,都可以凝固,像制作果凍、慕斯等食品,都要靠它來凝固成型。
涼粉講了這么多,今天足夠下飯吧?別光顧著吃,知識點要記??!
撰文 | 艾曉騧
圖片 | 圖蟲創(chuàng)意
微信編輯 | 阿什么爽
本文原載于《博物》雜志2013年6月刊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