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口臭原來要這樣消除!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0-01-10
瀏覽次數(shù):923

 生活中,很多人被口臭問題困擾,有著“有口難言”的尷尬經歷。那么,口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擺脫尷尬口臭,還原清新口氣?

  口臭有哪些類別?由什么原因引起?

  口臭主要分為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兩類。

  大多數(shù)人的口臭是口源性口臭,主要由口腔內的致臭細菌所引起,造成口源性口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口腔衛(wèi)生差:不早晚刷牙,刷牙方式不正確等,容易導致食物碎屑藏在牙縫里,食物碎屑在口腔里會被細菌分解、腐敗發(fā)臭。

  2.飲食習慣:吸煙、飲酒、喝咖啡以及經常吃蔥、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

  3.口腔感染:被細菌感染而產生的蛀牙牙洞里會藏污納垢,不及時處理也會導致口臭。

  4.口水分泌少:口水具有“自我清潔”的作用,若口腔缺少口水的沖洗,就會更容易滋生細菌,產生有臭味的氣體。

  非口源性口臭主要由一些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甚至全身疾病引起,如糖尿病、肝病、腎病、肺病、胃病、鼻竇疾病等也會引起口臭。

  

  怎樣自查是否有口臭?

  許多人存在輕微口臭而不自知,以下幾個簡單方法可以自查自測,幫助大家及早發(fā)現(xiàn)口臭征兆:

  1.刮舌頭。用牙刷蘸水輕刮舌苔,如果刷毛泛黃,說明很可能有口臭。

  2.聞口氣。對著干凈的塑料袋或紙袋里面呼氣數(shù)秒,若有異味,說明可能有口臭。

  3.聞牙線。刷牙前先用牙線清潔牙縫,如果牙線上有怪味,說明口腔菌數(shù)量多,口臭風險大。

  哪些食物容易導致口臭?

  1.酒

  酒精是一種利尿劑,飲酒過多容易導致嘴巴、大腦和身體缺水,同時也會阻礙唾液正常分泌。而唾液中有很多可以分解并沖走“有味細菌”的物質,所以,一旦過量飲酒,必然會加重口臭。

  2.薄荷糖

  很多人以為薄荷糖可清新口氣消除口臭,其實并非如此。大多數(shù)薄荷糖含有蔗糖即“細菌的美食”,細菌在分解糖的過程中會釋放硫化物,一旦薄荷醇從口中消失,口中怪味會迅速反彈并加重,從而加重口臭。

  3.肉

  吃肉過多,會導致蛋白質攝入量超過身體需求,身體就會將其分解為碳水化物用作能量。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氨(尿味),它們會通過口腔排出體外。

  4.干果

  干果不僅含有大量促進細菌滋生的糖,而且含有大量的不溶性膳食纖維,更容易導致口腔及牙縫間糖的聚集。

  5.大蒜、洋蔥、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何消除口臭?

  1.保持口腔清潔。至少保證每天清晨及睡前兩次刷牙,清除口腔食物殘渣。

  2.刷舌苔。刷舌苔可大幅降低口腔臭氣濃度,但不可太勤,每周一次即可。

  3.多喝水。喝水不僅可以保持口腔濕潤,而且能夠沖刷口腔中的食物殘渣,進而減少口臭出現(xiàn)的幾率。

  4.多喝茶。茶多酚可以抑制致臭細菌的生長和產臭能力,茶香會沖淡一部分口臭的氣味。

  5.定期看牙。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牙齒,洗一次牙。若有牙病則要及早就醫(yī)。

  6.此外,對于疾病引起的口臭,由醫(yī)生判斷是因哪種疾病引起后,針對這種疾病進行治療,將疾病治好即可消除口臭。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作者: 鐘艷平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