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核酸檢測的“中國速度”
解碼核酸檢測的“中國速度” 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間,通宵高強度工作12小時,您能受得了嗎?這樣的情況就發(fā)生在“95后”姑娘李秀萍和她的同事們身上。
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話枚
06-18
2021
深瞳丨世界屋脊上構筑野生動物天堂?這里的生態(tài)保護故事仍在繼續(xù)
深瞳丨世界屋脊上構筑野生動物天堂?這里的生態(tài)保護故事仍在繼續(xù) 水鳥舞動雙翅縱情嬉戲,成群藏野驢悠然踱步,野牦牛慵懶覓食,白馬雞靈巧穿梭在叢林中……這里不是野生動物園,而是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一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天堂,是青海生態(tài)文明建設最直觀的典范。
科技日報作者:張?zhí)N?李禾?劉莉?林莉君
06-18
2021
我國荒漠化、沙化、石漠化面積持續(xù)縮減
我國荒漠化、沙化、石漠化面積持續(xù)縮減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 (記者?余璐)今天是第27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民網作者:余璐
06-18
2021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你了解多少?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你了解多少? 2021年6月17日是第27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世界主題為“恢復生態(tài)、保護土地、復蘇經濟”,我國主題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西安科普作者:
06-18
2021
福田區(qū)科協吳君靈主席一行到我會考察
福田區(qū)科協吳君靈主席一行到我會考察
深圳科普網作者:阿璇
06-18
2021
研究揭示巨犀穿越青藏高原的遷徙擴散
研究揭示巨犀穿越青藏高原的遷徙擴散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領導的中美合作團隊依據一具長度超過1米,并帶有下頜骨和環(huán)椎的完整頭骨,于6月17日在《通訊:生物學》刊物發(fā)表了巨犀的一個新種臨夏巨犀(Paraceratherium linxiaense)。
中國科學報作者:崔雪芹
06-18
2021
俄羅斯考慮向中國空間站發(fā)射航天器
俄羅斯考慮向中國空間站發(fā)射航天器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裁羅戈津日前表示,俄羅斯正與法國討論改造圭亞那太空中心“聯盟2號”發(fā)射臺的可能性,使它可以用于載人航天任務,包括向中國的空間站發(fā)射航天器。
央視新聞客戶端作者:
06-18
2021
天鏈牽舟會天和——“天鏈二號”01星首次亮相載人航天任務
天鏈牽舟會天和——“天鏈二號”01星首次亮相載人航天任務 中新網北京6月18日電 題:天鏈牽舟會天和——“天鏈二號”01星首次亮相載人航天任務
中國新聞網作者:馬帥莎
06-18
2021
降溫、改善采光,你見過這樣的智能變色窗嗎
降溫、改善采光,你見過這樣的智能變色窗嗎 你見過這樣的變色窗嗎?可以隨著太陽光的強弱而自動調節(jié)光線強度與色彩的深淺,改善室內采光;還能將酷熱的太陽光直射溫度降低超過9℃;這種智能窗還能實現100%的有效空間利用率……
中國科學報作者:溫才妃 周偉
06-18
2021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 | 發(fā)現氣候影響阿爾泰山樹木徑向生長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 | 發(fā)現氣候影響阿爾泰山樹木徑向生長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生態(tài)及環(huán)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周鵬在研究員黃建國的指導下,揭示了新疆阿爾泰山樹木徑向生長對氣候的響應。
中國科學報作者:朱漢斌 周飛
06-18
2021
首頁1...270271272273274275276...300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