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鳥類不迷路的秘密
作者:馮麗妃
發(fā)布時間:2021-06-28
瀏覽次數:1319
研究揭示鳥類不迷路的秘密

本文作者Corinna Langebrake和Ilia Solov’yov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燦與英國牛津大學、德國奧登堡大學等研究團隊合作,歐亞鴝眼睛里一種蛋白的磁靈敏度進行觀測后發(fā)現,這種蛋白可能發(fā)揮了“活羅盤”的作用,讓遷徙鳴禽能夠利用地球磁場進行導航。該研究表明,遷徙動物體內存在一種磁靈敏分子。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形式發(fā)表于《自然》。

許多動物會進行長途遷徙,例如候鳥、角馬、羚羊、洄游魚類、蝙蝠、蝴蝶等等,它們遷徙時利用的導航機制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許多是利用地球磁場作為空間定向和遷徙路線導航的羅盤。有人提出名為隱花色素的光敏蛋白是一些動物遷徙時的“導航設備”的組成部分,但實現這種能力背后的具體蛋白和物理性質一直待明確。

研究者分離出了隱花色素4(CRY4),并確定了它的性質——歐亞鴝這種夜間遷徙鳴禽會在眼睛的感光細胞內表達CRY4。他們發(fā)現,CRY4具有作為光依賴性磁羅盤所需的磁性潛質。這種蛋白能產生光驅動的化學反應,該反應誘導的量子效應或能放大磁信號。此外,研究人員還發(fā)現鴝的CRY4比雞、鴿這種不遷徙禽類的CRY4的磁靈敏性更高,進一步提示CRY4作為磁傳感器的可能性。

作者表示,該研究表明,CRY4 可能是遷徙鳴禽用來探測地磁場的傳感器。不過,仍需對CRY4進行眼內直接檢測,才能確定CRY4是否確實是這些鳥類的磁傳感器。

相關文章鏈接:DOI: 10.1038/s41586-021-03618-9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