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國人的尋找香格里拉之旅-(二)
發(fā)布時間:2021-05-27
瀏覽次數(shù):1005
一個英國人的尋找香格里拉之旅-(二)

■羅伯特·斯派塞

考察隊中一位隊員的高原反應加重了,可以肯定的是他應該盡快返回低海拔地區(qū)。但是我們的簽證是團體簽證,就是說如果他離開了,也許我們所有人都會被要求離開西藏,剩下的考察可能就不能進行了。

高原反應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變得更嚴重。所以團隊還是決定,我和他還有一位藏族司機駕著一輛車調(diào)頭返回拉薩。

處理相關(guān)的事務和訂機票花了我們一天的時間,那位同事飛回加德滿都后很快就脫離危險了。其實這違反了團體簽證條件,但我們也無能為力,畢竟那時候打個電話通報情況都很困難。

我和司機在拉薩過了一夜,然后再次向西前往日喀則。等我們到達的時候,大部隊早已往前進發(fā)了,我們只能去追他們。

當時沒有任何聯(lián)絡到他們的辦法,他們甚至也無法確定我們是否在追趕。我只能祈禱大部隊能照著既定的路線前進,能在茫茫青藏高原上憑著所剩無幾的燃料追上。希望他們不要因糟糕的路況或見到什么漂亮的地質(zhì)剖面而改變路線,只要繞一點路都有可能讓我們與他們擦肩而過。

車駛出日喀則之后,路況變得非常糟糕,有時甚至沒有路而只有車轍印,車也曾一度出現(xiàn)了故障。然而,在我的司機看來這都不叫事兒,他個子小小的,很輕松地鉆進發(fā)動機艙里,不一會兒就修好了。

我很享受和司機獨處的這段時間,有機會了解了很多關(guān)于西藏歷史、風土人情和藏傳佛教的事情。

天色漸暗,想找到大部隊變得更難了。如果他們在離公路較遠的地方扎營,那真的有可能擦肩而過。

我們一直往西開,路上盡量避開大卡車留下的泥濘車轍。司機喜歡依賴他的夜視能力,一路都沒有開車燈。不過問題是當前方來車時(通常是大卡車),雙方司機都會打開遠光燈,兩邊都會暫時性地什么也看不見。一旦來車過去了,兩方都立刻把車燈熄滅,這一次直接喪失了夜視能力,但兩邊的司機都不會減速,都不想表現(xiàn)出自己已經(jīng)看不見前路了。

短暫的失明過后,就能看到那晚的天空是多么晴朗,閃耀的星星就像成千上萬顆鉆石,只不過寒風稍有些刺骨。

西藏的夜空沒有污染和城市燈光,與海平面相比少了四五千米厚的大氣,美得如此讓人窒息、永生難忘,我暫時忘了我們所處的困境。

午夜臨近,我們?nèi)詻]看到大部隊的影子,我開始失去信心。車里的暖氣不太管用,寒冷開始侵入我的骨髓。突然之間,從黑暗中闖出了一座低矮的建筑,靠近之后司機打開了遠光燈,看到了刷成白色的墻和用玻璃和沙土堆成的屋頂。司機一句話不說,把車停在了建筑跟前,示意我跟著他穿過低矮的門。

進門以后我不太能看得清,剛才遠光燈打在濺有泥點的白墻上,使我有些眩暈。我的動作和思緒都因為寒冷而麻木了,現(xiàn)在想起來當時的我可能已有些失溫了。

最先刺激到感官的是一陣牦牛糞燃燒的氣味,接著就是一股濃烈的酥油味,這種味道總能在老舊的藏式水壺里聞到,讓我回想起一些美好的經(jīng)歷。

過了一會兒,在冒煙的油燈燈光下,我看清了這個房間,中央立著一個黑色圓柱形的爐子,連著根金屬煙囪直升上屋頂,里面正燒著牦牛糞。

一個藏族女人站在爐邊,她穿著傳統(tǒng)的條紋圍裙,別著銀色的大腰帶,長長的黑發(fā)被煙灰染過的彩色絲帶系在身后,她正在用一個木臼來舂茶。她先把開水從黑色的水壺倒進管狀的臼里,接著開始有規(guī)律地舂茶,杵子穿透了臼的頂端。她停下并加入散茶、鹽和一大把酥油,然后接著舂。

在昏暗之中,我留意到房間的四周都是石頭長凳,上面堆滿了牦牛皮和綿羊皮制的毯子。

那堆毯子開始緩慢動了起來,從里面探出了幾個藏族人的腦袋。我不知道是我還是他們應該更詫異些,畢竟他們也想不到怎么會有一個滿臉疑惑的洋人出現(xiàn)在自己的房間里呢,看起來就像是從天而降。

我連忙說“扎西德勒”,我知道這類似于打招呼時說“你好”,他們也轉(zhuǎn)過身子坐了起來向我打招呼。他們對我說起了藏語,但我只能直愣愣地站著,邊打手勢邊聳聳肩,表示我一點也聽不懂。

司機終于開口了,先和男人們說了幾句,又和舂茶的女人說了幾句。我被晾在一邊,幾分鐘之后他向我解釋,原來那些人是開卡車的,這個路邊小屋是供人過夜的臨時住所。他又向其他人說明我們的身份和我們要找的人。

酥油茶做好了,他們遞了一大杯給我?,F(xiàn)在的我仍會認為這種飲品還是需要些“歷練”才能享受得了,這味道絕不是立馬就能讓人接受的。我又冷又餓,非需要這杯茶來解決我的燃眉之急不可。我把它喝得一干二凈,又馬上添滿。我感到有些滿足了,于是第二杯喝得稍慢些,并出于禮貌,我再一次喝光了。馬上這杯又重新被添到滿溢。這一過程不斷重復,整杯喝完所花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直到我喝到第五杯,胃里已有明顯的翻滾感。終于我的司機站起來示意我該走了,才感到如釋重負。

重整旗鼓,我們又回到寒風刺骨的黑夜。剛才有一位卡車司機說白天見過一個載有外國人的車隊,在我們來的路上往北走了。在黑暗中,我們試著尋找任何燈光或帳篷的跡象,其實也不用指望能看到什么,他們可能已經(jīng)睡著了。

我們慢慢向北走,在黑暗中有時會找不見地上的車轍,也害怕車會陷到溝里,我開始對找到大部隊感到有些絕望了。那么多酥油茶喝進肚子里真的太難受了,腦袋也像被敲打一樣,還伴隨著高原反應、焦慮、反胃和刺骨的寒風。

為了能看得清周圍的東西,車窗就得一直開著。大約過了幾個小時,司機突然調(diào)頭往回開了。我以為他也打算放棄了,但他旋即把車重新拐進了黑暗中。

我慢慢看到了黑暗中帳篷的輪廓,我們把車燈打開,僅過了幾分鐘就看到有人出現(xiàn)在燈光里。

一開始,我的同事們都十分詫異于我們的出現(xiàn),因為那已經(jīng)是凌晨兩點了。發(fā)現(xiàn)我的狀態(tài)不太好,就馬上幫我把帳篷支起來。司機喜歡睡在車里,我也終于能鉆進睡袋里了,但真的感覺已經(jīng)冷到了極點。多么慶幸我們又會合了,沒多久我就進入了夢鄉(xiāng)。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中國科學報》 (2021-05-27 第8版 博客)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