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一項建模研究顯示,將目前的基因驅動技術組合使用,有助于控制入侵英國的灰松鼠種群,同時基本不會對其他種群構成威脅。相關論文3月5日刊登于《科學報告》。
基因驅動是指將特定基因引入一個種群,這些經(jīng)過改造的基因可以誘導雌性不育,從而實現(xiàn)對種群數(shù)量的控制。不過,基因驅動也面臨技術上的挑戰(zhàn),例如如何在基因驅動個體與野生個體交配時控制改造基因的傳播,以及如何應對可能讓基因驅動失效的遺傳抗性的出現(xiàn)。
為解決這些問題,愛丁堡大學的Nicky Faber和同事利用計算機模擬了組合使用3種基因驅動技術的效果,并將灰松鼠作為一個研究案例。
目前的基因驅動技術主要包括Homing技術,該技術可以確保插入生殖細胞系(能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后代)的改造基因能遺傳給后代;Cleave-and-rescue技術可確保攜帶抗性基因變異的后代無法發(fā)育;Daisyfield技術可以限制在個體間傳播的改造基因的數(shù)量,減少其在目標群體外的傳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組合后的基因驅動技術HD-ClvR綜合了每種基因驅動技術的優(yōu)勢,能有效抑制灰松鼠目標種群,且?guī)缀醪粫ζ渌N群構成威脅。
研究人員提醒稱,HD-ClvR尚未在活體動物中測試過,這些基因驅動技術在投入使用前還需開展進一步研究。比如,應充分考慮突然抑制灰松鼠種群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唐一塵)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83239-4
《中國科學報》 (2021-03-05 第2版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