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很難相信水星上有冰,但在400攝氏度的水星上,卻竟然有冰存在!
來源:博科園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瀏覽次數(shù):1209

很難相信水星上有冰,水星白天溫度達到400攝氏度?,F(xiàn)在,一項研究表明,距離太陽最近行星火星上的大量熱量可能有助于形成一些冰。目前科學共識認為,與地球一樣,小行星輸送了水星上的大部分水。但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極端的白天高溫可能與極地隕石坑角落里零下200攝氏度的寒冷結合在一起,這些隕石坑永遠看不到陽光,充當了一個巨大的制冰化學實驗室。

化學成分并不太復雜,但這項新研究以水星上復雜的條件為模型,包括太陽風向水星投擲帶電粒子,其中許多粒子是這種化學的關鍵質(zhì)子。該模型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使水在一個充滿所有必要成分的星球上以冰的形式產(chǎn)生和聚集。研究的第一作者、佐治亞理工學院化學和生物化學學院的研究員布蘭特·瓊斯(Brant Jones)說:這并不是什么奇怪離譜的想法。

熱而簡單的化學

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人們在研究中已經(jīng)觀察到了幾十次基本的化學機制。但這是在定義明確的表面上進行,將這種化學物質(zhì)應用于像行星上這樣的復雜表面是一項開創(chuàng)性研究。水星表面土壤中的礦物質(zhì)含有羥基(OH),主要由質(zhì)子產(chǎn)生,在模型中,極高的熱量有助于釋放羥基,然后激發(fā)它們相互碰撞,產(chǎn)生水分子和氫氣,這些分子和氫氣從表面升起,在行星周圍漂移。

一些水分子被陽光分解,或者升到離水星表面很遠的地方,但另一些分子降落在水星兩極附近,形成永久的隕石坑陰影,保護冰不受太陽的照射。水星沒有大氣層,因此沒有空氣會傳導熱量,所以分子成為永久冰川冰的一部分,隱藏在陰影中。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佐治亞理工學院化學和生物化學學院教授托馬斯·奧蘭多(Thomas Orlando)說:這有點像歌曲Hotel California。

水分子可以進入陰影,但卻永遠離不開了,假設在大約300萬年的時間里,冰的總量是10^13千克,這一過程很容易占到水星總冰量的10%。其研究成果現(xiàn)在將發(fā)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這項研究由美國宇航局太陽系探索研究虛擬研究所(SSERVI)計劃和NASA行星大氣計劃資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號探測器開始繞水星運行,并確認了兩極附近冰川的典型信號。

探測器確認水星冰

信使號(水星表面、空間環(huán)境、地球化學和測距)航天器發(fā)回的圖像和數(shù)據(jù)證實了幾年前由地面雷達捕捉到的冰特征。冰層很暗,潛伏在水星極地隕石坑的永久陰影中,水星上布滿了隕石和小行星的傷疤,很像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事實上,這兩個天體之間有相似之處,包括:水星和月球的大小,已經(jīng)促使了許多比較,包括兩個天體上都有水冰的可能性。

(上圖所示)美國宇航局“信使號”探測器的數(shù)據(jù)和圖像,盡管水星白天很熱,但兩極有永久性的冰,圖片:NASA / MESSENGER

人類在月球上發(fā)現(xiàn)了可能有冰的微弱跡象,但幾乎絕對肯定地在水星上發(fā)現(xiàn)了冰,而且相對豐富。這引發(fā)了一些令人費解的問題:如果小行星、彗星和隕石攜帶水撞擊水星和月球,那么冰層存在的差異是什么原因呢?水星是否接收了一些在月球上“不起作用”的水?在研究模型中,水星上的過程不會像在月球上那樣富有成效,首先,沒有足夠的熱量來顯著激活化學作用。

在另一個單獨的項目中,奧蘭多實驗室正在設計一個基于相同化學物質(zhì)的系統(tǒng),以便在月球上為未來的宇航員站在那里創(chuàng)造水。在水星上,來自太陽風的質(zhì)子比在地球上要豐富得多,在地球上,強大的磁場將太陽風粒子(包括質(zhì)子)鞭打回太空。而水星磁場只有地球約1%的強度,它將質(zhì)子向下旋轉到表面。這些就像巨大的磁龍卷風,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在水星的大部分表面造成巨大質(zhì)子遷移。

將質(zhì)子植入水星上大約10納米深的土壤中,在礦物中形成羥基(OH),這些羥基擴散到表面,在那里熱量完成其余的工作。水星上大量水是由撞擊的小行星輸送來的,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充滿水的小行星是從哪里獲得這些水的?這樣的過程可能有助于形成這種水。彗星或小行星實際上不需要攜帶水,因為單獨與行星或月球的碰撞也可以制造水,水星和月球經(jīng)常受到小型流星體的撞擊,所以這種情況一直都在發(fā)生。

博科園|www.bokeyuan.net

博科園|研究/來自:佐治亞理工學院

參考期刊《天體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科普知識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