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選取兩個1.5立方米的不銹鋼測試艙:一個為對照組,另一個為實驗組。將吊蘭、虎尾蘭、常春藤、蘆薈和綠蘿放入實驗組測試艙,并將等量甲醛污染物放入實驗組和對照組測試艙。等待24小時后,實驗人員分別記錄了對照組測試艙和吊蘭、虎尾蘭、常春藤、蘆薈和綠蘿五盆植物所在的實驗組測試艙中的甲醛濃度變化數(shù)值。然后,實驗人員通過專業(yè)公式測算得出一立方米內(nèi)甲醛凈化率,它們的甲醛凈化率分別為吊蘭1%,虎尾蘭1%,常春藤9%,蘆薈2%,綠蘿1%。
?
由此看來,網(wǎng)上流傳的“吊蘭是植物界中的吸甲醛之王”的說法是假的。
?
本文由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公共衛(wèi)生學院環(huán)境衛(wèi)生學教研室副主任闞海東進行科學性把關(guān),專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與健康、環(huán)境流行病學、健康風險評估等。?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科普小達人】,報名參賽贏取萬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