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高發(fā),究竟是哪些病原體“小精靈”作怪?一文一網(wǎng)打盡!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4-01-09
瀏覽次數(shù):976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同感冒是一回事兒嗎?

很多人認為呼吸道感染就是我們常說的感冒,其實這種觀點并不正確。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的感染性炎癥,以喉為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而感冒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一種。

呼吸道感染是哪些病原微生物“小精靈”在作怪?

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和非典型病原體等引起,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不同病原體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有著不同的特性,該如何鑒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正確預防和治療呢?下面這張圖表可以讓我們清晰明了。

<?一圖讀懂?>

===

針對不同病原體,醫(yī)學上有哪些有效檢測手段?

========================

上述病原體實驗室常用檢測方法有抗原檢測、抗體檢測核酸檢測等。

抗原檢測速度快,目前有一些市售的產品,如果是居家自測,需注意產品防偽標識,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標準采樣。該方法學靈敏度較低,易發(fā)生漏檢。

抗體檢測受機體產生抗體的時間及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且需采集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進行檢測和結果判斷,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低,因此臨床上不作為呼吸道病原檢測的主要方法。

核酸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是病毒檢測的金標準,且快速核酸檢測和多重核酸檢測(可同時檢測以上3~6種病原體),在臨床應用日益廣泛,推薦為實驗室首選檢測方法。

當呼吸道感染患者用以上常規(guī)檢測手段不能明確病原,病情有加重趨勢時,該怎么辦呢?

推薦采用高通量測序方法明確病原體,該方法可檢測標本中含有的各種病原體,但復雜性高,需警惕污染和定植的可能,需要專業(yè)的實驗室人員和臨床醫(yī)師對結果進行解讀。

↓ 共識推薦 ↓

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診斷核酸檢測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3)

面對高發(fā)的呼吸道感染,我們該如何應對?

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各種病原體交錯出現(xiàn),當自己或家人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癥狀后,應結合自身健康狀況和癥狀的嚴重程度來綜合考慮。

→→?若為健康成年人,臨床表現(xiàn)為鼻塞、流涕、咽痛、低熱等輕癥,則可通過對癥治療、充分休息、合理營養(yǎng)來取得早日康復;

→→?若為嬰幼兒、老年患者或孕產婦,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腫瘤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等),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則應積極尋求醫(yī)生幫助,有條件下可行呼吸道病原體的抗原或核酸檢測,明確病原,從而有針對性地給予抗感染治療,切忌盲目用藥。

常用藥物指導

對于流感病毒感染者建議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效果最好,在發(fā)病48 h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fā)病超過48 h的重癥患者依然可以從抗病毒藥物中獲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有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扎那米韋等,但要注意不同藥物適用患者群體不一樣,尤其是針對那些因基礎疾病同時服用其他藥物的患者,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上述藥物,以避免產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此外,應用退熱、止咳等緩解類藥物也同樣重要。

對于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有效抗病毒藥物,主要是以對癥治療為主,輔以休息和營養(yǎng)支持,大部分患者的癥狀可在1周內好轉或明顯減輕。

支原體感染的首選藥物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作為處方藥,應在醫(y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足量、足療程地規(guī)范化使用。由于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率升高,有可能出現(xiàn)癥狀改善不明顯情況,此時應及時復診,決定是否需要更換其他種類抗菌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阿奇霉素、頭孢菌素等常用抗菌類藥物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不建議預防性使用,誤用或濫用藥物可能會造成很多不良反應。

協(xié)和醫(yī)學小貼士

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方式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fā)病和重癥發(fā)生的風險。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學的預防手段,也能夠降低發(fā)生感染和傳播的風險。

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的重要保證,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營養(yǎng)和適當?shù)捏w育鍛煉。

其次,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衛(wèi)生、勤洗手。

第三,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環(huán)境清潔,室內定期開窗通風,家庭成員在護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時候要注意佩戴口罩。

最后,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必須前往,則建議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時更換。

<推薦閱讀>【熱點名詞】呼吸道合胞病毒

編輯 丨劉洋 趙娜

審校 丨李娜 李玉樂 董哲 李慧文

監(jiān)制 丨吳文銘

【版權聲明】
《協(xié)和醫(yī)學雜志》倡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歡迎轉載、引用,但需取得本平臺授權。如您對文章內容及版權存疑,請發(fā)送郵件至medj@pumch.cn,我們會與您及時溝通處理,本文內容僅供交流、學習使用,不以盈利為目的;科普內容僅用于大眾健康知識普及,讀者切勿作為個體診療根據(jù),自行處置,以免延誤治療。治病就醫(yī)相關需求請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APP線上或線下就診。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