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清淡飲食=喝白粥?醫(y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竟是…原來一直都錯了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瀏覽次數(shù):581

本文專家:

胡厚祥,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教授,醫(y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譚欣,川北醫(yī)學院碩士研究生

如果要說,有什么能和“多喝熱水”并肩成為萬能語句的,那一定少不了這句——“吃清淡點”!

感冒了?吃清淡點~

腸胃不舒服?吃清淡點~

大病初愈?吃清淡點吧!

無論你是感冒,還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肥胖、脂肪肝、胃潰瘍等疾病,在咨詢醫(yī)生時經(jīng)常會提出一個問題——飲食要注意什么?

而醫(yī)生的回答幾乎都是——吃清淡點。

于是喝白粥、水煮蔬菜、少油鹽就變成了“病號飯”的標配了,甚至很多人認為口味上的清淡就是清淡飲食。

其實,沒你想的那么簡單,想要做到清淡并且健康合理,要滿足不少要求呢。紙筆準備好了嗎?開講!

營養(yǎng)成分怎么合理搭配?

健康的飲食離不開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合理搭配。

參考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或《2017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多數(shù)人的主食,也是能量供應的主要來源。

建議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參考攝入量為占總能量攝入量的50~65%。

根據(jù)活動量不同,谷薯雜豆類每日攝入應達250~400克。

脂肪類食物

脂肪類食物一般不單獨攝取,滿足人體需要的脂肪量是很低的,即使為了供給脂溶性維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保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等作用,所需的脂肪量也不多。

油脂類食物主要是指烹調(diào)過程的用油,應控制在25~30克。

蛋白類食物

蛋白類食物分為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

動物蛋白的禽畜類、水產(chǎn)類攝入為40~75克。

蛋類為40~50克(大約一個雞蛋的重量)。

奶及奶制品每日300克。

堅果類、大豆等是優(yōu)質(zhì)的植物蛋白提供者,每日應攝取25~35克。

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包含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其中部分水果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食用過多會使得碳水化合物過量。

蔬菜為300~500克,水果為200~350克。

注意:該指南的標準是60千克的中等強度運動的成年人的每日建議飲食,每個人在這個基礎(chǔ)上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再做調(diào)整。

此外,還有礦物質(zhì)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攝入,維生素攝入等。

“油”怎么用?

食材的口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油脂的使用,用油多的食物,口感好,香味濃,但熱量高。

當短時間攝入過多,超過了人體當時的能量需求,這部分過剩的能量就會沉積下來,堆積成脂肪,慢慢的,肥胖及其相關(guān)的代謝病就一個個找上門來。

建議,每人每天的烹調(diào)用油的攝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大約2~3瓷勺)。

“鹽”怎么吃?

大家都知道,鹽的攝入過量不僅會引起血壓升高,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影響身體電解質(zhì)的平衡。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一個簡單的計算,三口之家,一袋500克的鹽按攝入量來計算,大約能用28天。

在具體的烹飪過程中,除了使用的精鹽以外,還需要關(guān)注食物中自己含有的鹽分。

比如一些罐頭食品、臘肉、咸蛋、香腸,都是在制作過程中已經(jīng)加入了大量的鹽分,在后續(xù)的烹飪過程中,要考慮到這部分的鹽分,減少額外添加。

除此之外,在調(diào)味料中的醬油、豆瓣中也含有大量的鹽成分,因此在使用時盡量與鹽做為平替,而不要作為單獨的調(diào)味品使用。

“糖”怎么加?

這里主要是指烹飪中白糖、砂糖、冰糖的添加,以及飲料中的添加糖分。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人添加糖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克(約兩勺)。

大量的糖分攝入會刺激胰島素水平快速上升,促進體內(nèi)的糖原合成為脂肪??梢院唵卫斫鉃?,攝入到體內(nèi)的糖分如果超過人體需要的量和短期儲備的量,多余的糖就可以幾乎沒有阻礙地轉(zhuǎn)化為脂肪,而這會直接體現(xiàn)在體重的變化上。

“辣”吃多少?

人的味蕾是沒有辣味的感覺的,所謂的“辣味”其實是一種痛覺,是一種對人體從口腔到消化道表面的刺激。

過辣的飲食會刺激消化系統(tǒng),引發(fā)一系列例如潰瘍、便秘、腹瀉等問題,影響正常代謝。

當然,所謂“辛辣”,除了辣椒,花椒、胡椒、生姜這些都是屬于辛辣味的調(diào)味料。

飯怎么做?

傳統(tǒng)的烹飪方式中,蒸、煮、燉、拌、汆——都是以水為媒介的加熱方式,有利于控制油的使用和攝入。盡量避免油炸、煎、煙熏,前者高油、后者高鹽。

一定要按照標準吃嗎?

營養(yǎng)素的要求并不是絕對的,針對不同患者,在營養(yǎng)素的搭配上也有所差別。

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應限制總熱量的攝入,尤其是要有效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的攝入。

低鹽飲食適合于鹽敏感性高血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脂肪肝及冠心病患者適合低脂飲食。

胃潰瘍和肛腸疾病患者需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料。

對熱能消耗較高的患者,如甲亢、結(jié)核、大面積燒傷、肝炎、產(chǎn)婦等,應提供高熱量飲食。

針對高代謝性疾病,如燒傷、結(jié)核、惡性腫瘤、貧血、甲亢、大手術(shù)后等患者需要提供高蛋白飲食。

急性腎炎、尿毒癥、肝昏迷等需要限制蛋白攝入患者,應該給予低蛋白飲食。

總而言之,清淡飲食并不是要變成素食者,而是在首先滿足當前營養(yǎng)需求的條件下減少鹽、油、糖的攝入,維持機體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