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需要做早期矯治
美國兒童牙醫(yī)協(xié)會2008年對正畸早期治療的適應證進行了總結,包括以下8個方面:
?、傩枰C正不良口腔習慣;
②需要進行牙列間隙管理;
③萌出異常;
?、芮把婪囱篮?;
⑤后牙反合;
?、奚罡采w;
⑦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并增加創(chuàng)傷及高角面型發(fā)生率的安氏Ⅱ類錯牙合畸形;
⑧安氏Ⅲ類錯牙合畸形。
五、早期矯治的時機
早期矯治并不是意味著越早越好,而是要正確把握不同階段的矯治時機。
乳牙列的矯治:最好在4歲左右(約3.5~5.5歲),此時乳牙根已發(fā)育完全,且未開始吸收,矯治效果好。如矯治過早,幼兒常不能合作;矯治過晚,乳切牙根已開始吸收,加力時乳切牙容易脫落。
混合牙列的矯治:如前牙反牙合,一般應在恒切牙的牙根基本發(fā)育完成時再進行,約在8~9歲,如在牙根發(fā)育不全時過早矯治或使用的矯治力過大,常影響恒切牙根的發(fā)育造成牙根吸收。
頜骨畸形的早期矯形:應根據(jù)全身骨齡判斷,應在生長高峰期前及生長高峰期進行,一般在青春生長高峰期前1~3年, 約在10~12歲前(男性高峰期晚于女性2年左右)進行。
上頜基骨寬度的擴大:應在腭中縫完全融合前進行,一般不應大于15~17歲,否則牙弓的擴大主要為后牙的頰向傾斜。
六、早期矯治做多久比較合適
矯治療程不宜太長。早期矯治選用的矯治裝置應簡單,在口內戴用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6~12個月。由于此期牙列萌替及形成變化很快,過長時間戴用口內矯治器將妨礙牙發(fā)育。
七、早期矯治的一些誤區(qū)
1.早期矯治做了就萬事大吉了。
這是錯誤的認知!我們必須清晰的認識到,早期矯治的矯治目標有限∶ 早期矯治僅是在牙頜面某一生長階段進行,可能只是整個治療計劃的一部分。由于生長期變化的個體差異及畸形表現(xiàn)的部位、形式不確定,并不是所有的錯牙合畸形都可以通過早期矯治一次治愈,大多數(shù)的常需到替牙后再進行后期常規(guī)正畸治療。
2.商家宣傳的某種早期矯治器很好很好。
值得商榷。商家出于商業(yè)利益的驅動,常常會過度宣傳某種矯治器的功效,似乎用這個矯治器就可以包治百病。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有其自身的特點,一因此一定要到專業(yè)的醫(yī)院,找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全面的檢查再治療,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套了之。
3.孩子自己就可以佩戴好早期矯治器。
往往不能。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同時對于佩戴早期矯治器的認識不足,因此配合性往往較差,不能好好佩戴。而早期矯治中常常采用活動矯治器,其成功依賴于孩子的良好配合,這就要求家長在其中扮演的引導監(jiān)督的重要角色,對孩子的良好配合要及時的加以正面鼓勵,對其暫時的懈怠要加以督促。而不能放任之不管,這樣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醫(y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yī)曉護”供稿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