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想象一下,當您星期一早上醒來時,收件箱中有一封全是大寫字母的電子郵件,您一定會想:“這是個笑話嗎???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這封郵件一定會比手中的咖啡更快地使您驚醒。這位同事在郵件中使用純大寫字母以及感嘆號,相當于在整個辦公室大喊大叫。然而現(xiàn)如今,這種遭遇相當常見。不管是使用大寫字母,感嘆號,沉默還是蛇語,無禮的電子郵件都在增加。
處于文明社會的我們并不總是那么文明。實際上,無禮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在2002年的一項針對2013名成年人的具有代表性的大樣本研究報告中,有88%的公眾表示他們每天都遇到粗魯和無禮的人,工作場所也難以避免。隨著電子通信的數(shù)量猛增,“討厭的電子郵件”變得不可忽視。實際上,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中,有90%以上接受調(diào)查的專業(yè)人士說他們在工作交流中收到過無禮的電子郵件。
電子通訊十分有效,但它使人們遙遠而隔離。在面對面的互動中,人們通常會意識到他們對文明和體面的共同期望。然而,當坐在電腦屏幕前時,人們對禮儀的需求就消失了。沒有人會想要去忽視一個問題或當面做出粗魯?shù)幕貞?,可通過電子郵件,個人卻可以自由地避免請求或以不太禮貌的方式作答。
圖片來源:Pixabay
處于這種不禮貌的接受端的人會受到持久的影響。研究表明,在工作中處理無禮的電子郵件可能會造成持續(xù)的壓力,并給收件人的生活帶來巨大負面影響。在模擬工作的實驗中,相比于對照組,從老板那里收到無禮信息的參與者體驗到更多的消極情緒,更加難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并且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更低。與無禮的電子郵件有關(guān)的壓力也可能蔓延到家庭生活中。一項連續(xù)五天每日兩次的記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員工在工作日內(nèi)收到不禮貌的信息時,他們很可能在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出現(xiàn)更多的壓力癥狀。
就像在辦公室里感冒一樣,這種被影響的情緒會迅速傳染給我們最親近的人。實際上,工作人員的親人最可能首當其沖受到無禮電子郵件的影響:一項調(diào)查雙職工伴侶的研究表明,員工在周末會將這種壓力傳遞給伴侶。結(jié)果,這些伴侶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無禮電子郵件受害者,并在接下來的一周中不能專注于自己的工作。一條不禮貌的消息會產(chǎn)生連鎖反應,將壓力信號從一個接收者傳遞給另一個接收者。
但造成壓力的不只是貶低或居高臨下的評論,另一個罪魁禍首是一種更微妙的攻擊形式:回避。與內(nèi)容里有冒犯言辭的無禮電子郵件不同,當一個人不回復另一個人的請求時,本質(zhì)上屬于對他人的“沉默處理”,這也是一種變向的被動無禮行為。
圖片來源:Pixabay
在一項針對無禮電子郵件性質(zhì)的研究中,我們對233名美國人進行了調(diào)查,了解他們在工作中相關(guān)的經(jīng)歷。收集的數(shù)據(jù)與我們關(guān)于兩種不同形式的無禮電子郵件的設(shè)想吻合:主動無禮與被動無禮是有區(qū)別的。作為研究的一部分,我們要求參與者上傳或描述他們最近收到的無禮電子郵件,并報告他們對此的反應。根據(jù)郵件交流的內(nèi)容或描述,我們將其歸類為主動無禮和被動無禮。有趣的是,參與者認為主動無禮是帶有情緒性的,而被動無禮則有很多歧義和不確定性。貶低的言論,即主動無禮行為,可能會因為其冒犯性而使接收者感到緊張。相對而言,“沉默處理”,即被動無禮,則會使人們陷入不確定的困境中。
隨著遠程工作的增加,電子郵件的無禮行為值得引起更多關(guān)注。在實時視頻會議中對著鏡頭微笑可能是個很大的負擔,然而使用電子郵件并不能使 我們免于壓力。電子通訊的使用已經(jīng)讓無禮的行為在工作場所及收件箱中泛濫。如果您希望重溫老板的無禮言論,你可以把它安全地保存起來,而無論您檢查電子郵件多少次,您向同事索取信息的請求都可能有去無回。
為了減輕這種壓力,管理人員需要對電子郵件通信設(shè)定明確而合理的期望。公司及組織應盡可能地為員工創(chuàng)造機會來建立有效的工作關(guān)系。這樣一來,當人們起草電子郵件時,他們需要明白收件方是一個親切友善的人,而不是他們可以貶低甚至選擇忽略的某些抽象地址。
對于員工來說,心理疏離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方法。最好的選擇是在下班后遠離工作。享受家庭聚餐或與朋友共度時光,而不是在休息時間不停地瀏覽工作電子郵件。對于在家工作的人來說,這種精神上的分隔更為重要。
無論您承受多大的壓力,請記住網(wǎng)絡(luò)禮儀規(guī)范。如何做到呢?多花些時間來編寫您的電子郵件;在收到請求時進行確認;多次校閱您的消息以避免潛在的、不恰當?shù)谋磉_方式;如果您太忙,請告知您的同事,您將在一定時間內(nèi)與他們聯(lián)系。簡而言之,您希望他人怎樣對待您,就怎樣對待他人吧。而且最好別用大寫哦。
作者:Zhenyu Yuan是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管理學的助理教授,YoungAh Park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勞動與就業(yè)關(guān)系學院的副教授。
翻譯:董雨榛
審校:殷姝雅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引進鏈接:?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psychological-toll-of-rude-e-mails/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