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9日消息,人類和蚊子的細胞核都具有自己的形狀,目前,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兩種生物DNA變體非常微妙,可以轉化為不同形態(tài),甚至能使人類DNA結構像蚊子DNA一樣。
人類和蚊子DNA之間的差異不僅限于基因密碼的字母排列,如果你切開人類細胞和蚊子細胞,用顯微鏡仔細觀察它們的細胞核,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染色體是用一種截然不同的“基因折紙”方式進行折疊,現(xiàn)在研究人員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如何將一種DNA折疊成另一種DNA的形狀,可使人類DNA像蚊子DNA一樣形成線圈結構。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候選人克萊爾·霍恩坎普說:“在人類細胞核中,染色體是整齊排列在一起的?!彼诿襟w視頻采訪中,一邊揉皺著紙張,一邊在視頻電話中指出,與人類細胞核不同,蚊子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在中間部位出現(xiàn)折疊。她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幾張紙對折起來,像書架上的書一樣整齊放好,“書頁”朝外。
霍恩坎普正在研究一種參與細胞分裂的蛋白質——凝縮素II,在一項實驗中,她破壞了人類細胞中的這種蛋白質,從而觀察其對細胞周期的影響。就像經(jīng)過精心編排的動作,由此產(chǎn)生的細胞染色體會重新折疊,但它不像人類細胞核中DNA那樣重新折疊,相反,它會演變成對蚊子細胞核內部的最佳結構呈現(xiàn)。
與此同時,美國德克薩斯州貝勒大學基因組結構中心博士后研究員奧爾加·杜琴科正在依據(jù)染色體形成的3D結構對基因組進行分類,作為多機構項目“DNA動物園”的聯(lián)合主管,她發(fā)現(xiàn)了一些獨特的DNA模式。
杜琴科說:“從本質上講,我們可以把人類和蚊子DNA分為兩個基本結構,人類基因組具有緊密纏繞和天然隔離的屬性,而蚊子基因組的排列則比較松散,無論我們研究了多少支物種,染色體都具有兩種基本形狀的變體?!?br>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杜琴科最新研究表明,一些世系基因會使用一種形態(tài),之后進化而第二種形態(tài),然后在很多情況下又會進化至一種形態(tài)。然而,她并不知道什么因素驅動這種變化(如果有的話)。
當他們在奧地利一次會議上展示這項最新研究時,兩個研究團隊意識到他們正在從不同角度解決同一個問題,從本質上講,霍恩坎普發(fā)現(xiàn)可以折疊染色體的蛋白質,杜琴科發(fā)現(xiàn)霍恩坎普的實驗在進化時間尺度上能自然進行。
在他們決定合作之后,出現(xiàn)全球范圍的新冠疫情大爆發(fā),隨著實驗室實地操作的中斷,合作者開始轉向計算機模擬,從而更好地理解凝縮素II在細胞核組織中的作用。在美國萊斯大學實驗室的幫助下,他們模擬了凝縮素II對基因組數(shù)百萬至數(shù)十億個基因字母的影響,證實了霍恩坎普在之前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結果。
在5月28日發(fā)表在《科學》雜志的一項基因分析中,研究人員觀察了24支物種,發(fā)現(xiàn)染色體排列松散的物種存在一個共同點:破裂的凝縮素II基因。
未來的研究將致力于研究細胞核結構的進化優(yōu)勢,當研究人員檢查基因表達時,他們發(fā)現(xiàn)染色體的折疊結構僅輕微影響基因表達,或者影響不同基因產(chǎn)生的每種蛋白質的多少,該發(fā)現(xiàn)令霍恩坎普感到驚訝。
考慮到DNA折疊對基因表達的影響微乎其微,我們還不清楚為什么某些物種會以不同方式折疊它們的DNA,然而,由于這兩種DNA折疊方法都是在生物進化樹中發(fā)現(xiàn)的,每種方法的微妙影響可能具有重大意義。杜琴科說:“染色體3D結構的變化似乎是微調的結果,然而究竟是怎么調整的,仍然是個謎團?!?br>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