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科普: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瀏覽次數:2148
環(huán)球科普: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云南“迷路”的象群吸引時,可能不會有人想到如果這群象不在我國,他們會遭遇怎么樣的命運。

腐爛的象尸

當人們在沙灘上發(fā)現拉杰什瓦里的尸體時,這頭囚禁在印度一所寺廟里長達28年的大象已經全身腐爛,散發(fā)出惡臭。

即便這樣,它的四條腿依舊被生銹的鐵鏈緊緊拴住,鐵鏈上的刺早就深深扎入到了它的肉里,而傷口處不斷滲出黑色的膿液。

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我國的大象太幸福

?

1990年,僅14歲的小象拉杰什瓦里被賣到了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一所寺廟,并在此后長達28年的時間里,它一直過著奴隸般的生活。

作為供奉的“圣象”,旅客看到的拉杰什瓦里總是代表著吉祥和好運,它會伸出長鼻向人群噴水,不過并沒有人關心這只圣象過的究竟好不好。

2004年,拉杰什瓦里不小心從敞篷卡車上摔了下來,前腿嚴重受傷,因救治不及時,它此后走起路來都一瘸一拐。

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我國的大象太幸福

?

它再也不能長時間站立,更不用說承擔一些基本的體力勞動。而這還只是噩夢的開始。失去利用價值的杰什瓦里被訓象員冷落到一旁,因為負載沉重的鐵鏈,它的四肢傷痕累累,嚴重變形.....

絕非個例的虐象

在印度,這頭42歲大象所遭遇的故事絕非個例,甚至它這樣的“慘死”經歷才是印度超過4000頭圈養(yǎng)的大象所該擁有的命運。

這些被圈養(yǎng)的大象主要分布在印度阿薩姆邦、喀拉拉邦、拉賈斯坦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等地區(qū)。

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我國的大象太幸福

?

“印度被視為世界上最早的大象馴化發(fā)源中心,其歷史可追溯到數千年前”這是來自世界動物協會的一份報告上的內容。

超過千年的訓化,讓印度人對這些龐然大物早已喪失了敬畏之心。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大象被用訓練于參加宗教游行

在宗教節(jié)日期間,盛裝出席的大象們會被租用于游行、婚禮以及商店和酒店的開幕儀式上,它們不僅要忍受長途跋涉的顛簸,還要頂著烈日在滾燙的柏油馬路上走上好幾個小時。在此之前,喀拉拉邦曾出現過因大象在慶典活動突然失控發(fā)狂而攻擊人群的事件。

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我國的大象太幸福

?

除了這些,大象還被當做賺錢的工具——騎大象成了越來越多前往印度旅游的人的必選項目,當然也有政客利用大象謀取政治利益。如果大象不夠聽話怎么辦?

輕則鐵鏈鎖住,重則用工具鞭打,刺傷。

痛苦的圈養(yǎng)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5年到17年的期間里,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和拉賈斯坦邦三個地區(qū)就有70多頭被圈養(yǎng)的大象因受虐而非正常死亡!

與野生大象相比,這些被圈養(yǎng)的大象無需尋找食物和水源,他們行走的機會非常有限,甚至好幾個月都會被鐵鎖鏈鎖在象棚里。

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我國的大象太幸福

?

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好事,由于關節(jié)受力不均等原因,這些大象的關節(jié)產生了形變,而圈養(yǎng)它們的水泥地很容易留存大象的糞便,這些糞便的殘留讓圈養(yǎng)的大象腳掌更容易夾雜異物,滋生細菌。

圈養(yǎng)的大象飲食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在印度北部的一些地區(qū),大象只能吃富含葡萄糖的甘蔗,食物來源非常單一。

而野生的大象通常會吃超過100種根、芽、草、葉和塊莖等植物,這直接導致的是圈養(yǎng)的大象更容易患上腸道感染、敗血癥和肺部感染等疾病

印度無數被圈養(yǎng)的大象,心在遷徙卻身不由己,我國的大象太幸福

?

它的壽命比那些野生的象要短上30-35年。

在印度這個把大象當作神的國度,印度人卻讓他們的“神物”淪為了賺錢的工具,而這里最主要就是大象太賺錢了,外租一頭象可以輕易的賺到7萬盧比(約合人民幣6700元)。

文章最后可以回答開頭的問題了:被圈養(yǎng),被虐待......

反觀我們這次的大象遷徙與印度人對大象的態(tài)度,可能大象也要不由感慨一句:下輩子一定要生在種花家!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