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ww.thespruceeats.com
菠蘿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菠 蘿 花 長 什 么 樣 ?+
? Kyle Rothenborg
菠蘿作為一種著名的熱帶水果,吃起來酸甜可口、清脆多汁,一直以來都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 Chatuporn Sornlampoo
但是對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北方的小伙伴來說,一般都只見過菠蘿果實,卻很少有機會見到菠蘿開出的花。
來源:plants.ces.ncsu.edu
菠蘿的花生長在植株頂端,整個花序從蓮座式排列的葉片中抽出,聚生成松果狀,遠(yuǎn)遠(yuǎn)看起來有些像一個小號的菠蘿。
菠蘿的花序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花序軸上螺旋排列著上百朵可愛的紫色小花,藏在紅色的苞片里。
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待過一段時間,整個花序就會慢慢變成我們熟悉的菠蘿(聚花果),其可食部分主要是肉質(zhì)增大的花序軸以及螺旋狀排列于外周的小花。
來源:plants.ces.ncsu.edu
花通常不結(jié)實,宿存的花被裂片圍成一空腔,腔內(nèi)藏有萎縮的雄蕊和花柱,這一部分在吃之前需要挖掉。
+ 菠 蘿 種 子 在 哪 里 ?+
來源:www.createkidsclub.com
就像前面說的,菠蘿花一般情況下不結(jié)實,那種子當(dāng)然也不會形成了,所以我們吃菠蘿就從不會有吐籽的煩惱。
但是,要知道,無籽水果的培育只是為了讓人們吃水果時更加方便省事兒,并不是植物本來就沒有種子,當(dāng)然,無籽的菠蘿也是如此。
菠蘿種植歷史悠久,很早就被印第安人馴化,并從中選出了無種子的優(yōu)良食用品種。
來源:www.timesofisrael.com
然而,在沒有人類干預(yù)下,菠蘿開花后會經(jīng)蜂鳥或者蝙蝠傳粉,結(jié)出的果實內(nèi)部也會正常形成種子。
? Apostolou Stavros
吶吶,放大看,就長這個樣子:
來源:plants.usda.gov
不過,長種子的菠蘿,其口感就不那么理想了,想像一下,切開菠蘿看到密密麻麻的種子,emmmm,肯定相當(dāng)“驚喜”。
來源:www.reddit.com
+ 吃 菠 蘿 為 什 么 會 過 敏 ?+
來源:snaped.fns.usda.gov
菠蘿含有特殊的生物甙和菠蘿蛋白酶,少數(shù)人食用后會出現(xiàn)皮膚瘙癢、脹紅等情況。
生物甙可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使人吃后感覺口腔澀癢或不適,而菠蘿蛋白酶則可讓一些人食后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如腹痛、腹瀉、嘔吐等。
另外,菠蘿中還含有草酸鈣針晶,這種物質(zhì)也會讓我們吃菠蘿時感到扎嘴,因此要吃菠蘿時,可以將菠蘿削皮、切片,再用鹽水浸泡,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口澀和過敏反應(yīng)的發(fā)生。
+ 菠 蘿 是 不 是 鳳 梨?+
來源:www.medicalnewstoday.com
在植物分類學(xué)上,鳳梨和菠蘿指的是同一種植物,屬于鳳梨科鳳梨屬,中文正名為鳳梨,俗稱菠蘿、露兜子等。
來源:powo.science.kew.org
不過,在我們平時生活中,菠蘿這一名字更加常用,而在臺灣地區(qū),鳳梨則更占主流。
現(xiàn)在,我們口中常說的鳳梨則更多是因為,在吃菠蘿之前,需要去皮、挖出果肉中的黑色部分,一通操作非常費時費力,于是為了能讓菠蘿吃起來更加方便,育種專家們選育出果眼少而淺的新品種,再經(jīng)商家推廣營銷,把菠蘿搖身一變成為了“新水果”——鳳梨。
當(dāng)然,
不管是叫菠蘿還是鳳梨,
好吃就可以。
圖片來源:Google 來源見水印
《中國植物志》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