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地球內(nèi)核年齡不等于地球年齡?
作者:楊凡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瀏覽次數(shù):1696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人類對天空的探索從古至今未曾停止,這其中,養(yǎng)育萬物的地球自然成為了我們最好奇的星球之一。早在195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化學家克萊爾·帕特森(Clair C. Patterson)就利用同位素法測定出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更加準確的說是45.5±0.7億年。然而,最近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內(nèi)核卻只有10億多年的歷史,它的年齡可能在10億至13億年之間。那么,為什么地球內(nèi)核有著跟地球不一樣的年齡,甚至比地球年輕了那么多呢?

  地球內(nèi)核年齡不等于地球年齡?

  對于地球的年齡,有著不同的分類,比如天文年齡,描述的是地球從開始形成到現(xiàn)在的年齡,這個年齡跟地球的形成相關,記錄著地球作為一顆原始行星在太陽系中的生命歷程。除此之外,還有地質(zhì)年齡,描述的是地球上從地質(zhì)作用開始之后到現(xiàn)在的時間,地質(zhì)年齡一般略大于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年齡。我們通常所說的地球年齡是指它的天文年齡。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