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珠寶的真假,那是很多個命題規(guī)律的組合。既然諸君對優(yōu)化合成有不少的了解……那合成寶石也免不了要提上學習日程!
什么是合成寶石?
合成寶石和天然寶石有點像李逵和李鬼的關(guān)系。
具體來說,合成寶石像李鬼一樣,具有所有李逵的特征(幾乎具有天然礦物的所有化學、光學和物理特性材料),但他就不是李逵(天然寶石),也沒李逵那么有價值(價格的貴賤)。
唯一的區(qū)別是,合成寶石投錯了胎——它是一種在實驗室中制造的材料。特別地,如合成綠松石和合成蛋白石等中,還摻雜了其他化合物。(可能是女裝李鬼吧)
合成寶石在19世紀晚期就開始制造,主要應(yīng)用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蒲腥藛T比較熟悉的某些精密儀器中,就有合成剛玉薄片的存在。
01
焰熔法
最早問世的合成寶石是焰熔法合成紅寶石,主要用于用于通信和激光技術(shù)、微電子和磨料等工業(yè)領(lǐng)域。
焰
熔法通過在高溫火焰中投料(寶石對應(yīng)的化學成分和著色劑,均呈粉末狀)融化粉末,在旋轉(zhuǎn)基座上結(jié)晶形成長柱狀梨形晶體。整體操作簡單粗暴。你有寶石粉,我來幫你變寶石。
焰熔法合成的晶體生長速度快、設(shè)備簡單、成本低,因而成為合成寶石界的“性價比之王”,被廣泛地用于剛玉、尖晶石等寶石的合成中。
焰熔法合成剛玉 GIA
焰熔法合成尖晶石 GIA
“人無完人”。這種快速(極速違背大自然生長規(guī)律)的做法使晶體上出現(xiàn)了大量缺陷,很容易識別。
梨形晶體的合成星光藍寶石 GIA
第一,未切磨晶體之前,所有的焰熔法合成寶石均呈梨形。天然的寶石則有棱有角,是非分明——比如天然剛玉的六方柱狀晶形,尖晶石的八面體晶形等。
焰熔法合成紅寶石雁行狀裂隙 YZJ
焰熔法合成剛玉彎曲生長紋及氣泡 GIA
焰熔法合成藍寶石中的氣泡 GIA
第二,焰熔法合成的晶體中可能有蝌蚪狀氣泡、未熔粉末、彎曲生長線等內(nèi)部特征。
第三,吸收光譜的差異:如合成藍寶石沒有450nm吸收帶(天然存在450nm,460nm,470nm吸收帶);合成藍色尖晶石有特殊的Co譜。
第四,紫外熒光也存在差異。比如合成藍寶石有微弱熒光,而天然的無熒光(很難看到?。。?;合成紅寶石的熒光非常強,亮瞎眼睛,很容易看到!
焰熔法合成紅寶石熒光強烈 GIA
第五,折射率。這一條只針對合成尖晶石,其合成后折射率穩(wěn)定在1.727。
02
提拉法
二十世紀初,和焰熔法風格很相似但更勝一籌的提拉法問世了。剛玉、尖晶石、變石、釔鋁榴石(YAG)、釓鎵榴石(GGG)等都是可用此法合成的寶石。
提拉法合成紅寶石 GIA
提拉法也是將粉末原料高溫熔化之后生成。不同的點是,提拉法存在初始的籽晶,在裝上定向的籽晶后,降下籽晶桿,接種、放肩然后提拉形成等徑生長晶體。
在籽晶上與同等組成的熔體相接觸,通過緩慢提拉籽晶使其結(jié)晶。晶體生長而形成圓柱狀的晶體。
這種方法在生長過程中易于觀察,能人為掌控合成速率和大小,因此品質(zhì)相對高,也給鑒別帶來一定的困難。
提拉法合成紅寶石中極細平行細紋 GIA
第一,如未熔粉末、云朵狀氣泡或不均勻的糊狀生長紋在內(nèi)的特征并不易觀察到。能觀察到者,鳳毛麟角。
提拉法合成尖晶石中的未熔粉末和鉑金片 GIA
相比較而言,鉑金片是概率略大被觀察到的內(nèi)含物。但其他方法也會有鉑金片出現(xiàn),所以,這也不是唯一的鑒定特征。
這種方法在XRF或EPMA檢測鉬、鎢、銥、鉑等元素下都可現(xiàn)原形,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太大費周章了。
03
助溶劑法
助溶劑法的風格和前兩者完全不一樣,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說,助溶劑熔化其他原料就像水溶解糖。
助溶劑法合成紅寶石中的羽狀體 GIA
換句話說,這種方法就需要將寶石原料在高溫下溶解于低熔點的助溶劑中,緩慢降溫蒸發(fā)溶劑,在混合液體達到過飽和時,寶石析出生長。
助溶劑法合成原理
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對所有材料適用,即寶石合成界的“海王”;因生長溫度低,基本模擬天然過程,所以除長出完整的晶體之外,其內(nèi)含物特征與天然寶石很相似;簡單的操作技術(shù)也成為受吹捧的原因。
助溶劑法合成祖母綠的羽狀體 YZJ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盡可能模擬天然的過程拉長了整個晶體生長的周期,且生長出的晶體尺寸很小。by the way,提拉法非常適合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鐵杵磨成針”的工廠。
如祖母綠、剛玉、變石等寶石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其鑒別的特征主要是:
助溶劑法合成紅寶石鮮艷顏色,平直生長紋 GIA
第一,如合成紅寶石會有過于鮮艷的顏色,且分布均勻。
助溶劑法合成紅寶石的鉑金片 GIA
助溶劑法合成祖母綠助溶劑殘余 GIA
助溶劑法合成祖母綠中的海藻狀助熔劑殘余 YZJ
助溶劑法合成紅寶石的助熔劑殘余 GIA
第二,內(nèi)部可見殘余包體、助溶劑殘余和氣泡組成的氣固包體、鉑金片、籽晶片等內(nèi)部特征。
助溶劑法合成紅寶石(左)和焰熔法合成紅寶石(右)的晶體-刻面寶石對比 GIA
美國的查塔姆、法國的吉爾森、日本的拉姆拉等公司都有專門的合成祖母綠業(yè)務(wù)。
04
水熱法
水熱法和助溶劑法有相似的idea,他們都想模擬天然的環(huán)境完成更完美寶石的合成。如祖母綠、水晶、剛玉等寶石都會采用這種辦法合成。
水熱法合成水晶,可見中央的種晶板、面包渣狀雛晶和表面水波紋 YZJ
水熱法的生長過程全程均在封閉體系中進行,所以不直觀且不可控,技術(shù)難度大,成本高。
水熱法將原料置于封閉的高壓釜中,利用高溫高壓的水溶液使難溶的物質(zhì)溶解,通過高壓釜內(nèi)溶液的溫差使產(chǎn)生對流形成過飽和狀態(tài),在高壓釜上端溫度較低的部位,圍繞預先設(shè)置的籽晶長出晶體。
但合成的寶石內(nèi)部包裹體與天然寶石十分相似,也吸引人不斷探索。
水熱法合成紅寶石中的細小釘狀包體
水熱法合成紅寶石中的水波紋狀包體
水熱法合成祖母綠中的釘狀體
水熱法合成水晶,色帶平行于種晶板分布
05
區(qū)域熔煉法
這種方法靠可旋轉(zhuǎn)的絕熱石英管和高頻加熱線圈完成合成過程。在石英管中添加所需合成晶體的混合配料,啟動高頻加熱線圈,至溫度達到所需溫度時,管內(nèi)的配料發(fā)生熔融,移開高頻加熱線圈時,熔化部分又冷卻結(jié)晶,這即是“熔煉”過程。由于高頻線圈的加熱總是局部進行,即是合成方法中“區(qū)域”的來歷。
區(qū)域熔煉法合成金綠寶石
這種方法可以用于生產(chǎn)合成剛玉和變石等寶石。
06
CVD法合成鉆石
CVD法,即“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是將碳氫化合物(甲烷、乙炔等)所產(chǎn)生的氣體與氫氣混合,在一定條件下使碳氫化合物離解,在等離子態(tài)時產(chǎn)生碳離子,并在金剛石襯底上生長出金剛石。
CVD法合成鉆石裝置
CVD法合成鉆石大多呈黃色、渴黃色(大多數(shù))具沙漏狀色帶,和天然鉆石不同。其晶形多為板狀-板柱狀。
CVD法合成鉆石的熒光
在吸收光譜方面,缺失自然鉆石中無色-淺黃色系列415nm的吸收線。
CVD法合成鉆石(左)和高溫高壓合成鉆石(右)GIA
07
HPHT法合成鉆石
高溫高壓合成鉆石原理
HPHT法即高溫高壓法(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合成鉆石是利用高溫超高壓設(shè)備,使粉末狀原料在高溫超高壓條件下,產(chǎn)生相變和熔融而結(jié)晶生長晶體的方法。
高溫高壓合成鉆石 GIA
HPHT鉆石在顏色飽和度高時具有“砂鐘狀”圖案,內(nèi)部可見不同形狀的Fe-Ni包裹體殘余和較規(guī)則的籽晶幻影。
高溫高壓合成鉆石中的金屬殘留物
HPHT鉆石在短波下有黃-橙黃-綠黃色熒光;在陰極發(fā)光下可見規(guī)則的圖案。
合成鉆石在陰極發(fā)光下顯示規(guī)則圖案 GIA
其他如冷坩堝法合成立方氧化鋯、液相沉淀法合成歐泊等在此不再贅述。
合成歐泊
合成歐泊的蜂窩狀結(jié)構(gòu)
合成歐泊的鑲嵌狀色斑
THE
END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