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最明亮的熒光材料誕生
圖片展示了3D打印出來的螺旋二十四面體,里面用到的正是明亮的SMILES材料。圖片來源:Amar Flood
一篇發(fā)表在《化學》(
Chem)期刊上的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將帶正電荷的熒光染料配制成一類新型材料,名為小分子離子隔離晶格(small-molecule ionic isolation lattices,簡稱SMILES),制成的化合物光芒燦爛,可無縫轉化為固體結晶態(tài)。該成果進一步克服了研發(fā)熒光固體材料長久以來一直面對的障礙,制造出迄今為止最明亮的熒光材料。
“這些材料有潛力應用于要求使用明亮的熒光,或者要求光學特性設計的任何技術,包括太陽能收集、生物成像和激光器等?!盇mar Flood講道,他是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的化學家,與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Bo Laursen同為該研究的資深合作者。
“除此之外,(該材料)還有其他有趣的應用價值,包括向上轉換光以捕獲太陽能電池中更多的太陽能光譜,用于信息儲存和光致變色玻璃的光切換材料,還可用于3D顯示技術的圓偏振發(fā)光。”Flood補充道。
圖片來源:Pixabay
盡管目前可用到的不同熒光染料數(shù)目超過10萬種,但是,幾乎沒有一種能夠以可預測的方式混合匹配,以創(chuàng)造出固體光學材料。染料在轉化成固態(tài)時會經(jīng)歷“淬滅”(quenching),這一過程是由它們緊密排列時的行為導致的,會降低自身熒光的強度,產(chǎn)生一種更加柔和的光。
“當染料緊密排列在固體中時,會發(fā)生淬滅和染料耦合問題。”Flood解釋說,“染料就是會相互接觸。這就好像坐在一起聽故事的小孩子們,他們相互干擾,不再表現(xiàn)出個體行為。”
圖片來源:Pixabay
為了克服這一問題,F(xiàn)lood和同事們將彩色染料與氰星(cyanostar)的無色溶液混合在一起,氰星是一種星形大環(huán)分子,可防止熒光分子在混合材料固化過程中相互作用,從而保持各自完整的光學特性。隨著混合物變成固體,SMILES由此形成,接下來,研究人員使其生長成晶體,再經(jīng)歷沉淀變成干粉,最后紡成薄膜或者直接摻入聚合物中。由于氰星大分子環(huán)形成了能夠生成晶格狀縱橫交錯排列的構建塊,研究人員就很容易地將染料插入晶格中,無需進一步的調整,結構將表現(xiàn)出自己的色彩和外觀。
盡管先前的研究早已研發(fā)出使用大環(huán)分子隔離染料的方法,但那是依靠有色大分子來完成的。Flood和同事發(fā)現(xiàn),無色大環(huán)分子才是關鍵。
“一些人認為,無色大環(huán)分子沒有吸引力,但它們能夠讓隔離晶格充分展現(xiàn)出染料明亮的熒光色,且不受大環(huán)分子色彩的影響?!?br>
接下來,研究人員計劃探查新技術產(chǎn)生的熒光材料特性,以便將來染料制造商能夠使用這種材料,實現(xiàn)在不同領域內的全面應用潛力。
“這些材料是全新的,所以我們不知道它們的哪些固有特性能夠提供更加高級的功能?!盕lood說,“我們也不知道材料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將會從基礎上理解它們的運作機制,提供穩(wěn)健的設計規(guī)則,創(chuàng)造全新特性。在將材料交到其他人手上之前,這些工作非常關鍵,我們希望展開眾包研究,和其他人一起努力探索?!?br>
翻譯:阿金
審校:戚譯引
引進來源:Cell Press
引進鏈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8/cp-cct073020.php
本文來自:環(huán)球科學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