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群里聊天說,今年的三伏天似乎沒那么熱。南北方都接連下大雨,澆滅了一些本該難熬的暑意。
三伏本該是天地間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一下雨,寶寶直接接觸陽氣的機會就更少了。馬上進入末伏了。如果碰上晴朗無風日,聰明的家長就要趕緊抓住給寶寶養(yǎng)夏陽的最后時機,踐行最適合寶寶的養(yǎng)陽“三招”:曬后背、貼艾絨、喝健脾扶陽粥。
曬曬背給秋冬儲蓄暖意
夏末初秋,常常會迎來兒童生病就診的小高峰。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孩子在夏季時體內(nèi)反而是寒而空的,氣血在外,內(nèi)在的陽氣比較虛,脾胃功能也比較弱。因此一到夏秋交接換季時,就容易生病。所以現(xiàn)在抓緊給寶寶多曬太陽,以陽養(yǎng)陽,就是在為秋冬做準備。這應(yīng)該是最簡單、有效的養(yǎng)陽方法了。等真的進入秋天,寶寶也能比較好地收斂陽氣,少生病。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將兒于日中嬉戲,數(shù)見風日,則令血凝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
古人尚且如此重視曬太陽,對現(xiàn)在習慣了整天吹空調(diào)、喝冷飲、吃寒食的孩子來說,更應(yīng)該抓住晴朗無風的好時機充分養(yǎng)陽。
給寶寶曬太陽,最好的部位是曬背。它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 其光壯人陽氣?!焙蟊呈嵌矫}所在,是體內(nèi)陽氣的“主干道”,統(tǒng)領(lǐng)著6條“支線”陽經(jīng)。把天地間旺盛的陽氣集中注入“主干道”,督脈通達了,陽氣自然會流至支流,整個身體直到肢體末端,都會很舒服。所以,常常手腳冰冷、虛寒體質(zhì)的寶寶就要知道,后背暖和了,手腳才會暖和過來。
成年人曬太陽,宜在三伏天。而兒童曬后背,最佳時期是從夏末初秋開始,只要太陽沒那么灼烈,晴朗無風,整個秋季都能曬。今年的三伏接連下雨,暑意沒那么濃,因此,曬后背的最佳時期現(xiàn)在就開始啦!
寶寶曬后背注意事項
曬背時間段:上午9點~10點,下午4~5點
天氣選擇:晴朗無風日。如果風大、有雨或天氣降溫,不建議孩子到戶外活動。
曬背時長:每次不超過15分鐘
曬背動作:趴著或者坐著,背部的衣服脫掉或掀起,迎著陽光
曬背效果:身體感覺有暖意,微微出汗
曬背后:喝一些溫開水,補充水分
此外,在陽光充沛、風力不大的天氣,家長可以帶寶寶外出1~2小時散步、爬山、逛公園,接觸大自然。適當運動的同時沐浴陽光,陽氣就會慢慢充盈起來。注意不要讓寶寶玩得太過,避免大的情緒波動,否則外邪容易從氣道進入肺,導致生病。
用艾暖中的3個方法
背為陽,腹為陰,尤其寶寶脾胃天生虛寒,暖中就很關(guān)鍵。
中焦虛寒的首要表現(xiàn)就是大便不正常。這樣的寶寶容易便便偏稀、小兒泄瀉,或因虛寒運化無力導致便秘。家長摸摸寶寶的小肚子,也總是脹脹、涼涼的。這時艾絨、艾灸,就可以用起來。
?、侔?/span>
這個時節(jié)可以選擇用艾灸暖暖寶寶的神闕穴(肚臍眼),頻率以1周1次為宜。很多剛接觸艾灸的家長擔心找不準穴位。其實,艾灸正適合剛開始做兒童中醫(yī)保健的家長。艾灸在皮膚上,往往暖的是一片區(qū)域,也不必非要精確到某一個穴位才起作用。
②艾絨日光灸
有一個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方法,叫“日光灸”。具體的做法是:
在無風晴朗日,上午9點~10點,下午4~5點,在向陽的陽臺、房間里,選取艾絨鋪平在寶寶容易受涼的小肚子上,太陽曬15分鐘。通常1周不超過2~3次。
?、郯q肚兜
如果你的寶寶特別好動,曬后背、日光灸都坐不住,選擇艾絨肚兜也是可以的。
尤其是寶寶吹空調(diào)、吹晚風著涼了,導致腹瀉、腹痛、腹脹、嘔吐,可以把艾絨加熱一下,然后給寶寶穿上艾絨肚兜,能很好地驅(qū)寒。消化好的時候,1周可佩帶3~4次。
不過,大多數(shù)艾絨肚兜不能清洗,反復(fù)使用的話,家長要注意衛(wèi)生問題。而且,艾畢竟是中草藥,寶寶吸收能力強,用艾養(yǎng)陽不能天天進行。正常保健,1周2次就夠了。如果需要對證長期使用,一定要有醫(yī)生指導。
更安全的暖中養(yǎng)陽方法,還有小兒推拿,對6歲以下的幼兒效果尤為明顯??梢栽趯殞毸翱崭箷r,雙手搓熱,緩慢地揉搓寶寶的肚臍四周,逆時針輕輕揉轉(zhuǎn)3分鐘。
養(yǎng)陽健脾同時,滋潤地養(yǎng)肺腎
夏秋交際,虛浮的陽氣還沒來得及收斂,寶寶的脾胃都是虛弱的。最近給寶寶養(yǎng)陽,食療方面就要以健脾為主,并逐漸往潤燥的方向走。
秋天潤燥的食材,絕大多數(shù)偏寒涼,寶寶不能像成人那樣肆無忌憚地吃。要通過一些食材搭配,中和其寒涼之氣。番薯雙米粥和花生百合瘦肉粥就是不錯的選擇。
番薯雙米粥
材料:番薯50g,小米30g,大米50g。
做法:番薯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小米、大米淘凈;一同放入鍋中,加約5碗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1小時至粥水糜爛。
功效:健脾養(yǎng)胃,潤燥不寒涼,健脾養(yǎng)腎氣。
適用年齡:2歲以上寶寶對癥可分次服。蠶豆病可服。
花生百合瘦肉粥
材料:花生10g,百合10g,豬瘦肉50g,大米50g。
做法:花生、大米下鍋,加約5碗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1小時,加入百合、豬瘦肉再煮20分鐘即可分次服用。
功效:健脾益肺。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癥可服。蠶豆病可服。
這兩種粥,都可以作為日常保健食療方,這時節(jié)給寶寶日常喝。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y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guān)。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fù)【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fù)【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fù)【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fù)【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fù)【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fù)【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fù)【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fù)【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fù)【人工智能】,了解更多人工智能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