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科普:-今年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嗎-
發(fā)布時間:2020-09-24
瀏覽次數(shù):1541
音頻科普:-今年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嗎-

  

  熱浪 圖源:pixabay

  您有覺得,今年的夏天比去年更熱嗎?

  最近幾年,每年夏天都會有研究表明,我們遭遇了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根據(jù)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數(shù)據(jù),由于持續(xù)不斷的熱浪來襲,今年7月的全球平均氣溫達到達到自1880年有溫度記錄以來最高的溫度,比上個世紀同月的平均溫度高出0.95℃。也就是說,2019年7月成為140年以來最熱的7月。

  但事實上,過去三年來,每年夏天都經(jīng)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

  自從工業(yè)革命以來,人們燃燒了大量的化石能源,這些燃燒帶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這些氣體會吸收從地球表面反射出來的紅外線,從而導致地球不能進行有效地散熱,熱量因而積聚,全球溫度升高。每年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約有213億噸,但自然界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說,每年在大氣中約增加107億噸的二氧化碳。數(shù)據(jù)顯示,相比工業(yè)革命以前,2019年7月的溫度要高出約1.2°C。

  由此可見,全球變暖已經(jīng)成為不爭的事實,那些反對的人完全可以憑借自身的感覺系統(tǒng)來體會一下。

  

  格陵蘭冰川融化衛(wèi)星圖 圖源:https://nsidc.org/greenland-today/

  最慘的還不是我們城市,而是北極地區(qū)。今年7月,北冰洋的氣溫至少比上個世紀的平均氣溫高出3℃。這也就導致,北冰洋的冰面積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比2012年創(chuàng)下的歷史最低記錄時,還要少8萬平方公里,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水平少了188萬平方公里。

  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表示:

  “異常的高溫伴隨著格陵蘭、北極以及歐洲冰川的劇烈融冰。前所未有的野火連續(xù)兩個月在北極肆虐,破壞了曾經(jīng)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始森林,轉而使之成為炙熱的溫室氣體源。這不是科幻小說。這是氣候變化的現(xiàn)實。它正在發(fā)生,而如果不采取緊急氣候行動,它在未來將會惡化?!?/p>

  盡管根據(jù)世界氣候組織的數(shù)據(jù)表明,今年歐洲地區(qū)發(fā)生了極端高溫現(xiàn)象,但是這種高溫現(xiàn)象對于歐洲實屬罕見,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在英國和德國等地,高溫天氣百年難遇。

  而相比其他地區(qū)的人們,中國人承受的熱量更加強烈。根據(jù)8月6日發(fā)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地表的氣溫上升速度一直快于全球,并且預計在未來會出現(xiàn)更多的高溫天氣。該研究選取了27所中國城市,研究了這些城市的大氣環(huán)流模式,在1961-2005年期間,27個主要城市的年平均高溫頻率,均呈顯著上升趨勢。

  

  中國城市 圖源:pixabay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升溫將會持續(xù)下去,科學家預測,夏季熱浪將成為氣候的新常態(tài)。2018年7月發(fā)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稱,由于氣候變化和農業(yè)灌溉等緣故,中國華北平原可能將會面臨更加致命的熱浪侵襲。

  不同人群對于高溫的適應程度不盡相同。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就是最容易因高溫而臥床不起的人群。

  在三年前的南半球夏天,巴西因遭熱浪襲擊,東南部城市桑托斯氣溫更是高達40攝氏度,已造成了30余名老人死亡。巴西衛(wèi)生當局表示,這些死亡老人的年齡都在65到90歲間,患有慢性疾病,近來持續(xù)高溫及水份補充不足加重了這些老人的病情。

  而因為持續(xù)的高溫不下,近年來的這項數(shù)字在持續(xù)加劇。

  尤其在當今中國,人口老齡化比重越來越高,非勞動力人口在高溫下的死亡比重也在加劇。一旦氣溫上升幅度從1.5°C增加到2℃,每年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shù),將可能增加超過2.79萬例。

  高溫時所患病癥被稱作是熱射病。

  熱射病屬于一種更嚴重的中暑癥狀,具體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fā)神經(jīng)器官受損。作為一種致命性疾病,其病死率介于20%~70%,50歲以上患者可高達80%,熱射病患者預后嚴重,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腦損傷,故需積極搶救。

  一般來說,在高溫、濕度大和無風天氣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的年輕人、高溫環(huán)境下居住擁擠和通風不良的城市老年體衰居民,包括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癱或截癱患者等等,都是熱射病的主要患者。

  一旦高溫來臨,作為個人要如何應對極端的熱浪來襲呢?

  研究人員建議,當我們普通人聽說高溫預警以后,不要再熟視無睹,而是應該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出門,減少暴露時間和強度,同時準備相關的防暑藥品和充足的清潔飲用水。

  祝大家都能安然度過盛夏。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