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許多科技產(chǎn)品都依賴著固態(tài)磁體來工作。在大家的認知中,磁體似乎一定是固體的。然而,借助液相3D打印技術,我們可以用液體來制造磁性器件。
2019年7月19日,《科學》雜志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可重構鐵磁液滴》的文章。該研究可能會推動制造出可打印的磁性液態(tài)器件,從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許多材料內部具有微觀磁矩,在外部磁場的作用下可以指向同一個方向。在鐵磁性材料中,磁矩之間的耦合會確保在外部磁場撤去后,材料仍然保持磁性。在順磁性材料中,一旦撤去外部磁場,熱漲落會迅速打破磁矩之間的耦合,使得材料宏觀上不再具有磁性。
磁流體是納米顆粒散布在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常溫下由于納米顆粒的熱運動,成千上萬的納米磁極很難一致排列,故而磁流體呈現(xiàn)為順磁性。在外界磁場中,重力、表面張力、納米顆粒之間磁性吸引力共同作用,會在磁流體的表面創(chuàng)造出尖刺樣的結構。
研究人員采用液相3D打印技術來實現(xiàn)這個想法。一滴油落入水中,晃一晃后,破碎的油滴會由于表面張力作用而重新聚集并收縮成球形;如果加入洗滌劑,這些小分子表面活性劑會有效地阻止油滴聚集,使許多微小的油滴得以穩(wěn)定存在。這項技術與此類似,可以在納米顆粒與表面活性劑的幫助下,在油相中打印穩(wěn)定存在的水相結構,不過這里所做的是反過來將溶解于水中的磁流體材料注入有機相。
實驗中,帶負電的磁性納米顆粒(羧基化四氧化三鐵磁性納米顆粒,F(xiàn)e3O4-COOH NPs)直徑約20納米,分散在水相中。然后,毫米尺寸的水相液滴被注入油相,液滴中包裹著的數(shù)十億納米顆粒與溶解于相鄰油相中帶正電的表面活性劑(氨基化籠形倍半硅氧烷,POSS-NH2)在水油界面相互吸引,原位自組裝形成磁性納米顆粒-表面活性劑,吸附在水油界面。
隨著納米顆粒的聚集,水油界面會擠滿納米顆粒,形成一層類似固體的殼,實現(xiàn)阻塞相變。這層由“界面阻塞”效應形成的殼,可以使液體穩(wěn)定在各種非平衡形貌結構狀態(tài),3D打印技術即可以由此制備任意形貌的液態(tài)器件。最終磁流體從順磁狀態(tài)變成鐵磁性,也即變成液態(tài)磁鐵,也由這一界面阻塞相變引起。
在水油界面,自組裝形成的納米顆粒-表面活性劑會擠滿整個界面。(圖片來源: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伯克利)
研究人員將打印出的液滴放在電磁線圈旁邊,以使其具有磁性。不出所料,線圈將這些鐵鐵磁液滴拉向了自己。但當他們改變線圈磁場方向的時候,出人意料的事發(fā)生了:如同彼此協(xié)調的游泳運動員,這些液滴步調一致地運動,形成優(yōu)美的漩渦,這些液滴不知怎地就變成了永磁體,在這項研究之前,大家一直都覺得永磁體只能是固體。
不論大小,所有磁體都有南極和北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研究人員通過磁性測量發(fā)現(xiàn),一旦對液滴施加磁場,所有納米顆粒的南北極都會一齊響應,無論是液滴內部的七百億個納米顆粒,還是液滴表面的十億個納米顆粒都是如此,與固態(tài)磁體毫無二致。室溫下測量液滴的磁滯回線發(fā)現(xiàn),不同于傳統(tǒng)順磁性磁流體,這種液滴表現(xiàn)出一定強度的剩磁和矯頑力,轉變?yōu)殍F磁性。
這一發(fā)現(xiàn)的關鍵之處在于液滴表面擁擠的鐵氧化物納米顆粒。數(shù)十億計的納米顆粒,彼此距離只有8納米,它們相互擠壓,難以移動,在液滴表面形成了一層堅固的殼,既可以支持液滴的形狀,也可以獲得并保持磁性。
納米顆粒緊密排列在液滴表面,被外加磁場磁化后即可獲得磁性。即使在外力下改變形狀,磁性仍不會消失。形狀也在外力撤去后得以保持。(圖片來源:COMPASS)
當表面擠在一起的納米顆粒被磁化,磁化的南北極取向會以某種方式傳遞到液滴內部的納米顆粒,然后整個液滴就成為了永磁體——就像固體形成的永磁體一樣。即使把液滴分得更小更細碎,小到頭發(fā)粗細一般,磁性特點依然保持不變。
可重構鐵磁液滴最突出的性質是它們根據(jù)周圍環(huán)境改變形狀的能力。球形液滴可以變成柱體、薄餅、一根頭發(fā)絲粗細的管子,甚至是一只章魚的形狀,而它們的磁性特點并不會因此消失。一旦液滴變形,表面積增加會形成空位,新的納米顆粒-表面活性劑瞬間就會在空位處形成并牢牢貼附。這樣當液滴想通過表面張力的收縮作用回復到原來的球形時,液滴表面的納米顆粒并不會掉落,從而可以成功維持住新增的表面積,穩(wěn)定液滴形變。這樣可以很好地支撐水相在油相里塑造成任意形狀并穩(wěn)定存在。
由于界面磁性納米顆粒的自組裝是可逆的,通過改變水相酸堿環(huán)境,納米顆??梢栽诮缑嫖交蛘呓馕?,從而使得液滴在磁性模式和非磁性模式之間相互轉換,實現(xiàn)可逆磁化或消磁。在磁性模式下,外加磁場就可以遠程控制它們的運動。
這種新型鐵磁液體具有的諸多奇特性質,將帶來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人員計劃繼續(xù)相關研究,發(fā)展出更復雜的 3D 打印磁性液體結構,比如用液體打印的人工細胞,或者像小型螺旋槳那樣運動的微型機器人,用來向病變細胞進行靶向非侵入式的藥物運輸;此外,新型液態(tài)磁材料表征技術,如極化中子磁場成像等,也可以因此受到推動。
在工程上的應用之外,這項工作也可能會激發(fā)材料科學領域更多的新研究,具有奇特力學和磁學性質的材料值得期待。例如,通過將磁性液滴濃縮成濃度很高的懸浮液,我們有可能合成多孔的磁性材料,比如磁性海綿;我們也可以制造有彈性的鐵磁性聚合物薄膜。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