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科普:-肥胖可以改變大腦形態(tài)-
發(fā)布時間:2020-08-26
瀏覽次數(shù):1517
音頻科普:-肥胖可以改變大腦形態(tài)-


好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科學播報》。減肥中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邁開腿”。但“管住嘴”這一點就成了很多人減肥路上的絆腳石。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管不住嘴”的肥胖人士的大腦形態(tài)和健康體重的人相比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變化,并且,這種變化還會遺傳。
在這項研究中,蒙特利爾神經(jīng)學研究所的學者們對1200位志愿者的認知能力和大腦形態(tài)進行了檢查,試圖解釋這些表型和身體質量指數(shù)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BMI的增加不僅與認知靈活性降低、視覺空間能力和語言能力下降等有關,而且肥胖群眾的大腦形態(tài)也表現(xiàn)出典型的“肥胖腦型”。由于志愿者多為兄弟姐妹,研究人員還研究了這些神經(jīng)行為特征與肥胖之間的遺傳關系,結果顯示,這些表型與BMI指數(shù)的遺傳相關性為77-89%
研究人員首先收集了志愿者們的BMI指數(shù),隨后對他們的各項認知能力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較高的BMI值與這些認知能力均表現(xiàn)出負相關,對視覺空間能力和語言記憶能力的影響尤其顯著。也就是說,胖子不僅體重增加,記憶力、方向感、語言表達能力甚至自控能力統(tǒng)統(tǒng)都會下降。
但是,肥胖的“影響力”遠不局限于這些“表象”。接下來對大腦形態(tài)學的研究進一步說明了,發(fā)胖不僅胖在體表的脂肪層上。BMI值的增加會影響我們大腦內的海馬體、右腦前額葉皮層以及左側杏仁核。海馬體主要負責記憶的存儲和轉化,右腦前額葉皮層是調控我們“吃還是不吃”的關鍵區(qū)域,杏仁核則涉及了食物線索對情緒和食欲的反應。BMI值的增加給它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會導致我們失去在美食面前控制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食欲,從而開始暴飲暴食。
研究人員對這些神經(jīng)行為進行了行為遺傳學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表型與BMI指數(shù)之間的遺傳相關性高達77%-89%。
不過,雖然肥胖直接對我們的大腦造成了影響,但是也有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改善右腦前額葉皮層相關的認知表型,增加右腦額葉容積。所以,幫助肥胖患者,我們應該考慮更多的干預訓練來修改神經(jīng)行為因素。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