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者號”火星車
“好奇號”火星車在自拍
“毅力號”火星車效果圖
“天問一號”火星車
當我們還在仰望星空,以為火星遙不可及的時候,火星探測已經(jīng)走過了50多年的歷史。在40多次火星探測任務(wù)中,既有環(huán)繞火星的軌道器進行遙感探測,也有登陸火星表面的著陸器進行定點探測,還有4輛小車在火星表面巡視勘察。在各種類型的火星探測任務(wù)中,以火星車登陸火星毫無疑問是其中難度最大的,代表了當今火星探測的最高水準。
2020年,中國加入“探火”隊伍,發(fā)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其中就有一輛中國人自主研制的火星車,計劃于2021年初登陸火星。
探路先鋒
2015年上映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救了主角了馬克一命的火星車并非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1996年發(fā)射升空,1997年7月4日登陸的火星車“旅居者號”。
“旅居者號”是火星探路者號(Mars Pathfinder)計劃的一部分。這是一輛小型火星車,僅10.6千克。展開后的火星車長65厘米,寬48厘米,高30厘米。因為個子太矮,它拍攝的照片總是仰視視角,火星上的石塊看起來都很奇怪,特別高大。
“旅居者號”的設(shè)計壽命只有一星期。它的上甲板鋪設(shè)了一層太陽能電池,所有的能量就來源于此,也無法將信號直接發(fā)送給地球,只能通過著陸器轉(zhuǎn)發(fā)才能與地球通信?!奥镁诱咛枴弊叩煤苈?,最快時也只有1厘米/秒。由于重量限制,“旅居者號”的探測設(shè)備也很簡單,只在火星車后部安裝了1個簡易的彩色攝像頭和1臺能譜儀。
作為第1代火星車,“旅居者號”雖然個子小,功能簡單,走得也不遠,但它卻為此后更復(fù)雜、功能更強大的火星車,擔當起了“探路先鋒”的重任。
火星馬拉松
“勇氣號”和“機遇號”是一對“雙胞胎”火星車,不僅外形長得一模一樣,連攜帶的探測設(shè)備也完全相同,分別于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前后腳發(fā)射,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先后登陸火星。
作為第2代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各重170千克,是索杰娜的16倍。而且,它們的個子也要高得多,桅桿上的單色導(dǎo)航相機的視場更寬廣,拍到的照片讓地球上的工作人員看起來就像身臨其境,可以更方便地操控火星車。
車身重了,可以攜帶的儀器設(shè)備也就多了。作為機器人“地質(zhì)學家”,勇氣號和機遇號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巖石的物理特性、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
令人驚喜的是,作為一款低成本航天器,勇氣號和機遇號當初的設(shè)計壽命只有短短3個月。但是,它們的表現(xiàn)遠遠超過了人們的預(yù)期。勇氣號運行至2010年,工作了6年多,跑了7.7千米。機遇號一直運行至2018年,工作了整整15年,是設(shè)計壽命的近60倍。而且,機遇號還是宇宙“馬拉松”比賽的冠軍,它總計跑了45.16千米,超過一個全程馬拉松的長度。
科學實驗室
好奇號是第三代火星車,更重、更大,功能也更強大。它的外形大小與一輛私人轎車差不多,重約900千克,相當于勇氣號或機遇號的5倍。
好奇號沒有太陽能電池板,是第一輛沒有“翅膀”的火星車,它采用同位素溫差發(fā)電機,通過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進行發(fā)電。由于不再受到太陽光的約束,登陸點的選擇范圍更寬,只要在南北緯60°以內(nèi),海拔1千米以上的區(qū)域都可以選擇。
好奇號的設(shè)計壽命為2年,但自2012年8月登陸至今,始終狀態(tài)良好,是唯一仍在正常運行的火星車。雖然好奇號走得很慢,最快的時候也不到1厘米/秒。但經(jīng)過長途跋涉,目前已經(jīng)行駛了22千米。
好奇號火星車上配備了9臺科學儀器和1個火星環(huán)境探測包,光是相機就有3臺。它的機械臂功能強大,能抓、能鏟、能鉆探,還能研磨、篩選,把研磨后的樣品轉(zhuǎn)移到測試盒,添加化學試劑,進行加熱,測量光譜數(shù)據(jù),得到顯微圖像。因此,地球上普通巖礦實驗室能完成的常規(guī)分析任務(wù),好奇號都能獨立完成,就像把一個功能完整的實驗室,搬到了火星上。
中國來了
2020年的夏天,是每隔26個月一次的火星發(fā)射窗口,將有多個探測器奔赴火星。
美國人自然不會錯過,他們計劃啟用另一臺空中吊車,攜帶另一輛火星車登陸火星。與之前主要用來找水的火星車不同的是,這輛火星車的探測重點,是尋找那些與生命有關(guān)的標志物,回答火星上究竟是否有過生命。這輛火星車被命名為“毅力號”(Perseverance)。
“天問一號”是中國繼探月工程之后,首次開啟行星探測的大幕,踏出自主探測火星的第一步。中國是火星探測的后來者,但后來不代表落后。
經(jīng)過半年多的飛行,天問一號計劃于2021年初抵達火星,然后擇機釋放著巡組合體,進入火星大氣層,實現(xiàn)登陸火星。“天問一號”的巡視器(火星車)將在探測器到達約2-3個月后,在火星表面進行軟著陸,候選著陸點為烏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
“天問一號”火星車搭載了地形地貌的導(dǎo)航相機,還有探測火星土壤結(jié)構(gòu)和水兵的探地雷達和火星表面成分分析測試儀和多光譜相機,以及火星表面磁場探測的探測儀和火星氣象測量儀,可探測著陸區(qū)的流水地貌、火山地貌、風蝕地貌、撞擊坑地貌,分析表面物質(zhì)的成分,并測量氣象參數(shù),探測地下結(jié)構(gòu)。如果一切順利,明年2月份我國的火星車將可以預(yù)報火星天氣。
火星上這輛源自中國的小車,承載了中國人對紅色星球的夢想,它將讓中國人從火星探測看臺上的觀眾,成為航天競技場上的一位選手。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微博@火星叔叔鄭永春)
1、點擊報名公益活動、觀鳥節(jié)活動、科普活動
2、點擊了解深圳科普推薦科普圖書
3、點擊報名夏令營、研學營活動
4、深圳科普新奇特商品
5、科普培訓(xùn)課程
6、深圳科普各種比賽歡迎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