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天問一號”即將飛向火星!火星旅游有哪些“景點”可以玩?
來源:科技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0-07-22
瀏覽次數(shù):2854

7月17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完成技術(shù)區(qū)總裝測試工作后,從技術(shù)區(qū)垂直轉(zhuǎn)運到發(fā)射區(qū),計劃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wù)。

天問一號已進入發(fā)射倒計時!

看樣子,我們的火星之旅,已經(jīng)指日可待了。以后有機會,不如一起來個火星十日游?

蝌蚪君真的沒有開玩笑,雖然人類能不能真的移民火星還是個未知數(shù),但至少我們可以先一起來看看火星上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游景點”,為未來可能的旅行做點攻略。

下面,就請大家跟著蝌蚪君一起,開啟一場“火星云游覽之旅”吧。

火星旅游景點地圖,圖片來源國際移民中心網(wǎng)

探測器“遺址”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人類就開始了探索火星的歷程。直到今天,留在火星上的人類探測器已經(jīng)有數(shù)十個,它們當中有的還未開始完成使命便“香消玉殞”,有的實現(xiàn)了“超長待機”,在火星勤勤懇懇探索了幾年之久,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很多寶貴資料。

如果將來真有機會去火星游覽,我們應(yīng)該首先去看看這些偉大先行者們的“遺址”。

火星著陸器分布地址,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官網(wǎng)(NASA)

1999年,美國發(fā)射的極地登陸者號在降落火星的過程中遺憾墜毀,永遠沉睡在紅色星球的南極;2012年夏天,“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在火星的蓋爾撞擊坑成功著陸,至今仍在工作,發(fā)現(xiàn)了火星有水和日偏食等方面的證據(jù)。

下面是好奇號成功抵達火星后給我們傳回來的第一張自拍照,這簡直是史上最酷最硬核的游客照了。?

好奇號登錄火星后的“自拍照”,

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官網(wǎng)(NASA)

水手峽谷

火星上可不是只有人類探索火星留下的遺址,還有很多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呢。

下面我們即將看到火星乃至整個太陽系中最大最長的峽谷——水手峽谷。它還有另一個美麗的名字叫“火星的傷痕”,因為它的存在為火星的神秘面龐畫出了一道巨大的割痕。

水手峽谷最初是在火星地殼運動的拉力下裂開的,當?shù)刭|(zhì)構(gòu)造運動拖拽火星地殼形成塔希斯山脈時,其斷裂就在地表形成了這個橫跨幾百英里的粗糙“疤痕”。它的長度與紐約到洛杉磯的距離相當,能覆蓋整個歐洲。?水手峽谷內(nèi)部是富含橄欖石的玄武巖,從這里取得的水樣酸性較低。對水手峽谷的探索是人類研究火星的重要篇章,并且很可能會繼續(xù)下去。

“水手峽谷”局部照片,圖片來源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

諾克提斯迷宮

諾克提斯迷宮位于水手峽谷和塔爾西斯高原之間,屬于火星鳳凰湖區(qū)。它因外形曲折神秘,類似迷宮而得名。其實它的形成是由斷層作用加上火山活動導致的,在山谷底部保留了高地表面的特征,還有許多其他區(qū)域則更像地塹。

2009年,研究人員表示在諾克提斯迷宮的部分地層中探測到多種礦物,包含黏土礦物、硫酸鹽礦物和硅的水化物等。

在諾克提斯迷宮中,科學家已發(fā)現(xiàn)的“幽靈沙丘”多達500個。可不要小看這些沙丘,它們可能就是我們解開火星奧秘的鑰匙。

科學家表示,這些沙丘能幫我們了解遠古時期,火星上的風是什么樣子的。從沙丘的曲線我們能判斷風向,從沙丘的形狀和物質(zhì)特性我們能判斷火星地質(zhì)條件的改變和構(gòu)造。

怎么樣,是不是很希望有機會能到迷宮中走一走,親自感受一下火星歷史變遷留下的痕跡呢?

諾克提斯迷宮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網(wǎng)

奧林帕斯山

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可不是希臘神話里那個眾神的居住地噢,它更像火星上的“珠穆朗瑪峰”。因為它是火星最高的山,高出火星基準面兩萬多米,高度是珠峰的近三倍。?奧林帕斯山是由熔巖緩慢從山坡上爬下來形成的,是目前太陽系已知的最大盾狀火山。別看它高度很高,但坡度卻很小。如果我們有機會在火星居住,它也許會成為攀巖愛好者們向往的攀巖圣地。?由于火星的多次大規(guī)模板塊移動,奧林帕斯山的山體邊緣崩塌,向外推移,在山體周圍形成了壯麗的“奧林帕斯山光環(huán)”,遠看就像正在綻放的美麗煙火。

衛(wèi)星拍攝的奧林帕斯山俯視圖,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網(wǎng)

喜歡動漫的朋友可能在日本動漫作品《星之聲》中看到過火星的“三顆紐扣”——塔爾西斯山。它就在奧林帕斯山一側(cè),是我們遙望奧林帕斯山的絕佳觀景點。

左為奧林帕斯山?右三為塔爾西斯山,

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

阿西達里亞平原

不知道有沒有科幻或影迷小伙伴們曾經(jīng)看過《火星救援》?這是前星際時代最為著名的電影之一。電影中,美輪美奐的飛船著陸點原型正是火星上的阿西達利亞平原。?電影《火星救援》中的著陸場景,圖片來源搜狐網(wǎng)

?

根據(jù)美國航空航天局傳回的真實影像,阿西達利亞平原并不像電影中那么平坦。它的地形相對崎嶇一些,地表密布大量土堆和石塊,給人危險而神秘的感覺。?《火星救援》講述了宇航員在火星生活數(shù)年并成功返回地球的故事,雖然電影情節(jié)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它確實成為了太空題材電影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如果有機會,影迷還不去原取景地打個卡嗎?

阿西達利亞平原真實照片,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

火星極冠

喜歡旅行的朋友可能很向往極地的美景和極光等壯麗景色。就像地球的南北極一樣,火星也有極地,在火星南北極有厚達數(shù)公里的由水冰或干冰覆蓋的隆起區(qū)域,它們是火星上水冰的重要儲藏庫,火星極冠可能更加好玩刺激。

在火星極冠上,水和二氧化碳由于反復(fù)的升華和凝結(jié)作用不斷往來于極冠與大氣之間,給高原穿上了一層潔白無瑕的外衣,給人感覺圣潔純凈。

看著探測器傳回來的火星極冠照片,大家是不是也為宇宙和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嘆呢?

但這奇美的場景卻不是常年都有哦。因為火星上的大氣稀薄,氣壓只有地球上1個大氣壓的1%到2%,火星表面上的大氣相當于地球三萬千米高空一帶的大氣那樣稀薄,所以不能把水存留下來。每到冬天,極冠會逐漸變得龐大;但隨著春天來臨,極冠又逐漸融化而縮小。

所以,想看火星極冠的游客們,可能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段去火星玩耍啦。

火星北極極冠照片,

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本次的“云游火星”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不知道你們心中的火星旅行圣地排名No.1是哪一站呢?

相信在未來,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我們將有機會真的到火星去旅游,甚至在那兒定居。

就目前的發(fā)展階段而言,旅游或移居火星確實還存在很多難點:比如如何克服火星的低重力、低氣壓、大溫差?如何實現(xiàn)液態(tài)水、氧氣等物質(zhì)的閉合循環(huán)?適合火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食品供應(yīng)能否有保障……

盡管如此,人類對火星和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讓我們一起期待天問一號為人類揭開更多火星的秘密,讓星際旅行、火星移民離我們更近一步!

參考文獻:

1.李超,董治寶,呂萍,趙杰,符淑宜,馮淼彥,朱春鳴.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態(tài)學窺究[J].科學通報,2020,65(01):80-90.

2.韓淋. Mars Express拍攝火星北極冰蓋[J]. 空間科學學報, 2020, 40(2): 144-144.

3.左曉宇. 洪水造就火星峽谷之王[J]. 航天員, 2007, 000(001):P.63-65.

4.黃偉芬,何玫,李楨,鄒璐.移民火星還有多遠[J].知識就是力量,2017(04):30-33.

審核專家:魯暘筱懿,行星物理學博士、國家遙感中心副研究員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fù)【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fù)【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fù)【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fù)【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fù)【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fù)【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fù)【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fù)【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