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胖五”的長征五號,這不快要發(fā)射了嗎。而且還是走帶著火星探測器,去火星這么遙遠的路線。你說這個胖子怎么這么有信心?
你還別說,火箭推進器就是類似于一個會噴火的葫蘆形裝置,火箭之所以能上天全靠這個葫蘆狀的法寶。
來源:新華網
火箭是航天器的運載工具,能夠攜帶多種實驗器材和觀測儀器上太空,是種利用噴射的工質產生反作用力推進的飛行器。相比于普通飛機這種上天的航空器,火箭升空的速度那可是杠杠的。想要上天?小編推薦你用火箭。
來源:搜狐
你看火箭模型,會發(fā)現火箭的pp下面有幾個小“腳”。你要是把他拆下來看,會發(fā)現這個腳竟然還是葫蘆形狀的。可千萬不要以為這真的是腳,這可就是火箭的推進器的拉瓦爾噴管(也作德拉瓦爾),是火箭能夠上天的關鍵。
拉瓦爾噴管 來源:wikipedia
01??速流體的流動
任何生理過程和物理化學實驗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和質量守恒定律,流體在流動過程中也同理。
流體流動過程中會遵循質量守恒對應的連續(xù)性定理,同一時間內流體流進任意截面的流量和從另一截面流出的流量相等。可以得到推論:低速(小于聲速很多)理想流體(遵循理想流體狀態(tài)方程)連續(xù)不斷地流經一個粗細不一的管子時,粗的地方流的慢,細的地方流的快。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流量在管道的各個截面上相等。你也可以在水龍頭上進行嘗試,小編提示:不要太過哦,否則你還得洗個澡。
細的地方流速快,粗的地方流速慢 來源:vapotherm
流體流動也會遵循能量守恒對應的伯努利原理,對應伯努利方程:
其中,P為流體中某點的壓強,v為流體該點的流速,ρ為流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h為該點所在高度,C是一個常量。由此也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推論:低速理想流體,在速度相對大的部分靜壓力會更小一點(文丘里效應),可以理解為流體的勢能存在和動能的相互轉化。像文氏流量計就是和它有關。
文氏流量計原理,流速快的地方壓力小,流速慢的地方壓力大 來源:wikipedia
02??速流體的流動
火箭噴管中推進氣流真實情況下是非常復雜滴,氣流的狀態(tài)能夠達到亞音速甚至高音速,以上得到的推論都不成立啦。1馬赫定義為1倍的音速,流體的速度可以從0馬赫到20馬赫以上,可以將流體根據不同的馬赫數的速度劃分為:不可壓縮、亞音速、跨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和超高速流。
流速為不同馬赫數的流體對應的名稱 來源:wikipedia
真實情況下氣體密度還會改變,而且氣流是三維空間的流動,所以在理解氣流性質時可以做一些簡化。可以設想氣流是一維的絕熱等熵流動,穩(wěn)定且符合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那么結合能量守恒定律和質量守恒定律,經過復雜的微分方程的推導,可以得到速度與截面積變化的關系式:
其中?M?代表氣流的馬赫數,A?代表噴管截面積,?v?為噴射氣流速度。從上面公式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亞音速(包括低速)如果管截面收縮則流速增加,面積擴大則流速下降。超音速則相反。
那我們知道火箭的發(fā)射基于動量守恒定律,如果能夠使有限的工質在燃燒后以更大的速度噴射出來,火箭豈不是就能獲得更高的速度呢?那么太空旅游那就得以實現了。然而到這里就出現問題了。根據以上結論可以看到在截面收縮的管里的氣流,雖然能夠對低于音速的氣流進行加速,但是存在以音速為上限的限制。而對于截面擴展的管來說,雖然能夠使超音速氣流進一步加速,但是要是氣流達到超音速談何容易。不過你要是想起來題目中提到的“葫蘆狀”的拉烏爾噴管,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只是準確的說應該是沙漏狀。
03??瓦爾噴管
在還沒有發(fā)明拉瓦爾噴管之前,在人們的觀念里提升噴出蒸汽的速度,得用口徑縮小的噴嘴并增加流體壓強。所以他們以為,氣流的速度是存在上限的。直到瑞典的發(fā)明家卡爾·古斯塔夫·帕特里克·德·拉瓦爾(Karl Gustaf Patrik de Laval),給口徑縮小的噴嘴上加了一段口徑擴張的部分。噴出的蒸汽竟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這種口徑先縮小后擴張的噴管就被稱作了拉瓦爾噴管,如今被廣泛的用在了火箭推進器上。
氣流通過火箭推進器的噴管噴出 來源:aerospaceweb
火箭推進器 來源:wikipedia
拉瓦爾噴管很好的平衡了氣流在噴管中,亞音速和超音速狀態(tài)下加速時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如圖在噴管的喉管(管中間最細的部分)左側為氣流進口,充分燃燒的工質在排出時在喉管處從亞音速被加速到1馬赫。在過了喉管之后,管口豁然開朗,已經達到音速的氣流就很快被加速到了7-8馬赫的超音速狀態(tài)。(速度分布如圖中藍線)
拉瓦爾噴管模型圖?來源:wikipedia
氣流溫度和氣流壓強也從非常高的狀態(tài),在經歷過加速之后變小。(溫度和壓強在管內的分布如圖中紅線和藍線。)這個過程也就一個能量守恒原理,燃燒后廢氣的內能轉化成了超音速流的動能。
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出氣流的速度:
舉個例子:氣流進入噴嘴的氣壓為p??= 7.0 MPa,并在臨界壓力為p?e?= 0.1 MPa時排出管口。當臨界溫度為T?= 3500 K,等熵膨脹系數為γ?= 1.22,摩爾質量為M??=22 kg / kmol時。由上述方程,可得出排氣速度v?e?= 2802 m / s或2.80 km / s。
這下有了這么高速的氣流,就不愁火箭上不了天了!
03??拉瓦爾噴管的三種膨脹模
然而拉瓦爾一笑,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拉瓦爾噴管噴出的超音速氣流的壓強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所看到的火焰的姿態(tài)也不一樣??梢詫饬鞯男袨閯澐譃槿N:過度膨脹,理想膨脹,膨脹不足。
拉瓦爾噴管的三種膨脹方式,從左至右分別為過度膨脹,理想膨脹和膨脹不足 來源:aerospaceweb
理想情況下管出口處的氣流氣壓應該降低到和大氣壓強一樣的程度。也就是氣流噴出來不會再發(fā)生進一步膨脹或者壓縮,所有的內能都轉換成了氣流動能(對應上圖中間的情況)。這種情況也是最高效的,但是這種情況只能通過調節(jié)管的形態(tài),在某一特定的海拔下存在(不同海拔氣壓是不同的)。
火箭升空時的尾焰 來源:Giphy
當氣流氣壓低于出口大氣壓,稱為膨脹不足。這種情況下,氣流離開噴嘴后還會繼續(xù)向外擴張,沒有完全把內能轉化成動能。離開噴嘴繼續(xù)膨脹的氣流不會再給噴嘴提供反作用力了,因此效率很低。這時候可以通過延長噴嘴來提升效率。
來源:shutterstock
當氣流氣壓低于出口大氣壓,稱為過度膨脹。外界大氣壓高,容易使膨脹氣流還沒來得及從管口出來,就被大氣壓從噴嘴壁上剝離開來。這樣的就會浪費掉還沒來得及提供反作用力的氣流,所以效率也低。這時可以通過縮短噴嘴來提升效率。但實際上在大氣中大部分噴管都會過度膨脹,并產生非常好看的鉆石形狀的馬赫環(huán)。
(點擊圖片可跳轉)
噴氣式戰(zhàn)斗機的馬赫環(huán)
小編于是想到,多級火箭在不同高度還要脫掉不同級別的外殼。除了減少多余的負載重量之外,是不是還為了選擇合適形狀的拉瓦爾管,以保持推進器在特定海拔高度的高效推進呢?
中國航天事業(yè),起步于上個世紀中期(1956年),到現在已歷經60余年。今年是中國航天非凡的一年,有北斗衛(wèi)星三代成功組網,有預計7月到8月即將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有預計10月份實施的嫦娥5號無人月面取樣返回,還有中國空間站也將在今年開始逐步搭建。
嫦娥n號們?來源:騰訊網
04??結語
胖五的技能小編是學不來。沒有推進器,要想活動自如,那咱還是得管住嘴,邁開腿。不過不要方,等小編先把眼前的手抓羊肉吃了,再減。(熟悉的場景)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