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科普資源名錄網!
大賽
積分商城
會員登錄
注冊
首頁
資源名錄
知識
自然
生活
人文
天文
軍事
科技前沿
航空航天
視頻類
安全
音頻類
其他
我的科普行
海洋
有趣的天文奇觀
一句話科普
活動
研學營/冬夏令營
公益科普
團體定制
進學校
24小時科學銀行
科普大講堂
嘉年華/集市
科普課堂
進基地
科普產品
科普書籍
少年博物
科普小講師
桂深科普
進基地
數字科普
線上課程
科普師
游樂園
比賽
資訊
科普新聞
科普成果
科普活動
科技周
科普月
科普學分制
科技志愿
數字科普
科教聯
科教聯簡介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師(雙證)
賽事
全站
知識
活動
資訊
互動
科普師
科普志愿者
微信咨詢
微信咨詢
咨詢QQ
3394522630
咨詢電話
0755-83231425
公眾號
TOP
首頁
>
知識
>
自然
自然科普:白頭翁是否真的少白頭?
來源:
原創(chuàng)
作者:
KOMO
發(fā)布時間:
2019-12-19
瀏覽次數:
3456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鵯
科
鵯
屬
bái tóu b
ē
i
白頭鵯
中文學名:
白頭鵯
拉丁學名:
Pycnonotus sinensis
英文名:
Chinese Bulbul
??Light-vented Bulbul
別稱:白頭翁、白頭婆
關于白頭鵯的兩個英文名稱,一般都是
?Light-vented Bulbul
,至于
Chinese Bulbul
這個名稱,我最開始以為是因為是中國特有種或者說是指名亞種是分布在中國,才會叫做中國鵯,為此我特意查了很多資料,發(fā)現百科上的說法是不對的,白頭鵯不是中國特有種,除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日本、韓國、越南等多個東亞國家或地區(qū)也是有分布的,而且指名亞種
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is
也不單止分布在我國,所以對于
Chinese Bulbu
l
這個說法,是不是因為命名的人
Gmelin
(
1789
年)發(fā)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很常見,所以才叫做中國鵯的呢?不過這也說明白頭鵯真的很常見,它和之前介紹過的麻雀、繡眼鳥合稱為“城市三寶”,可見其分布范圍之廣,遇見率之高。
?
白頭鵯一共有
4
個亞種,除了白頭鵯琉球亞種(學名:
Pycnonotus sinensis orii
)分布于琉球群島之外,其他
3
種在我國均有分布。
?
其標志性的特征是它們的
“少白頭”。白頭鵯體長約
17
到
22
厘米,額至頭頂純黑色而富有光澤,兩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環(huán)。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環(huán)與白斑在黑色的頭部均極為醒目,老鳥的枕羽
(
后頭部
)
更潔白,所以又叫“白頭翁”。背和腰羽大部為灰綠色,翼和尾部稍帶黃綠色,頦,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顯的寬闊胸帶,腹部白色或灰白色,雜以黃綠色條紋,上體褐灰或橄欖灰色、具黃綠色羽緣,使上體形成不明顯的暗色縱紋。尾和兩翅暗褐色具黃綠色羽緣。虹膜褐色,嘴黑色,腳亦為黑色。幼鳥頭灰褐色,背橄欖色,胸部淺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復羽灰白。
?
白頭鵯主要棲息于海拔
1000m
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qū)的灌叢、草地、有零星樹木的疏林荒坡、果園、村落、農田地邊灌叢、次生林和竹林,也見于山腳和低山地區(qū)的闊葉林、混交林和針葉林及其林緣地帶。常成群出現在平原區(qū)灌木叢,丘陵樹林地帶,以及校園,公園,庭院,行道中的各種高高的電線與樹上。
?
常呈
3-5
只至
10
多只的小群活動,冬季有時亦集成
20-30
多只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樹上活動,性活潑,不甚怕人,常在樹枝間跳躍,或飛翔于相鄰樹木間,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善鳴叫,鳴聲婉轉多變。主要為留鳥,一般不遷徙。
?
雜食性,既食動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以果樹的漿果和種子為主食,并時常飛入果園偷吃果實,偶爾啄食昆蟲
。
?
喜歡將巢筑在相思樹或榕樹上,在都市中常見以枯草或芒草穗筑碗形巢于陽臺花木、樹叢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
3
月到
8
月是白頭
鵯
的繁殖期,這段期間,如果見到一只白頭
鵯
單獨站在突出的枝頭或是樹頂上高聲鳴叫,過不了多久,另一只白頭
鵯
飛過來,兩只鳥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它們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對白頭
鵯
會建立它們的領域,其范圍面積小,巢通常筑在離地面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上,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
1
到
2
次,一窩產
3
到
4
枚蛋,繁殖季節(jié)幾乎全以昆蟲為食。幼鳥需要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喂食,就可以出巢。
?
白頭鵯是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并且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
2012
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
——低危(
LC
)。因其在我國分布范圍廣,很多學者喜歡拿白頭鵯做研究,研究它們的繁殖,研究城市對它們的影響,我記得還有一篇文章曾經研究過南北不同的白頭鵯種群的叫聲變化,據說是每個地方因為環(huán)境氣候等的不同,叫聲也是不同的,有點類似于我們的各地方方言,感興趣的可以搜出來看一下哦。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打賞
推廣
分享到:
喜歡此文章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打賞我們
我們將寫更多精彩的文章
近期活動
探索大灣區(qū)科普世界:880家場館地圖免費領取,開啟知識之旅
2024-07-16 00:00 開始
密碼破譯王:從摩斯密碼到AI大腦——人工智能系列先導課
2025-05-23 00:00 開始
深圳市福田區(qū)深南大道4005號
夏令營研學專列 | 14天跨越4省5城5000公里,穿越中國上下五千年!
2025-07-15 00:00 開始
關注我們
加入科普活動群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認識科普小朋友
成為科學小記者
深i科普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推薦文章
沙漠,也會發(fā)洪水?
2025-05-14
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我們發(fā)現了紫色雪蓮的足跡
2025-05-14
南嶺驚現“植物盲盒”,科學家發(fā)現報春苣苔屬新物種
2025-05-08
未來三天,又一輪降溫降雨來了!警惕暴雨致災
2025-05-06
這種昆蟲分泌物,人類吃了3000多年,已經停不下來了
2025-04-29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認識科普小朋友
成為科學小記者
上一篇:
百科知識: 太陽上的“小噴泉”可能是造成日冕高溫的"元兇"
下一篇:
百科知識: 衛(wèi)星為何不會相撞 海王星的這對小伙伴作了個示范
合作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
科普中國
甘肅大眾科普網
廣西科協
濟南科協
龍巖科普網
深圳市慈善事業(yè)聯合會
深圳義工
中國科普網
山西科普網
深圳科學館
更多 >>
友情鏈接
飛亞達
食安科普
貝殼紅文化藝術館
文愷科技
成都科普
豆豆機器人空間站
研學教育
生態(tài)中國網
歡樂智造
深圳科博會
研究生留學
聚師網
嘉定培訓網
深圳觀鳥協會
深圳生活網
廣東科技報粵科網
國家基因庫
未來公社教育
青苗兒童口腔
九州財經網
小碼精靈
微科普
智慧氣象天文
觀度科技
雛雁部落
天鷹兄弟
深圳光明農場
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巨影3D打印
博爾航空
韓端機器人
織染印游城
深圳弘揚烙畫藝術
愛匯百變教育集團
萬語網
更多 >>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網
地址
深圳市福田區(qū)上步中路1003號 深圳科學館701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招賢納士
法律聲明
企業(yè)合作案例
進社區(qū)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中國科普資源名錄 ?版權所有
粵ICP備19122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