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鎮(zhèn)品牌風波背后,是河南人對胡辣湯的執(zhí)著
來源:地道風物
發(fā)布時間:2021-11-29
瀏覽次數(shù):2474

圖片

一碗胡辣湯。

攝影/吳學文

圖片

一億河南人,都是胡辣湯的孩子

近日,一些胡辣湯店主收到了法院傳票,因為招牌上使用了“逍遙鎮(zhèn)”的字樣,被逍遙鎮(zhèn)胡辣湯協(xié)會起訴維權。店主也很冤枉,這用了幾十年的招牌,咋就不讓用了呢?

在今年6月10日,逍遙鎮(zhèn)胡辣湯剛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幾個月過后,一場品牌風波讓這個名字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圖片

店主連夜拆除招牌

來源/網絡

逍遙鎮(zhèn)位于周口市西華縣,沙河、潁河在此交匯。早在北宋時期,這里就是中原地區(qū)重要的水陸要沖,明、清兩代更因運輸業(yè)而繁榮,也使得逍遙鎮(zhèn)胡辣湯享譽中原。

這一派胡辣湯,胡椒是絕對的主角,味道猛烈而辛辣,入口威力十足,下肚后更是霸道,仿佛讓人七竅盡通,頓感逍遙。同時,比起其他流派,逍遙鎮(zhèn)的更為濃厚,加上肉丁、木耳、面筋等配料,飽足感滿滿。也因此,逍遙鎮(zhèn)胡辣湯成為了河南胡辣湯重要的一派。

圖片

胡辣湯第一門派,擁躉最多,名字聽著就很江湖。

圖/網絡

11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逍遙鎮(zhèn)胡辣湯品牌糾紛進行了回應:

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出,從法律上,“逍遙鎮(zhèn)”作為普通商標,其注冊人并不能據(jù)此收取所謂的“會費”。“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qū)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同時,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qū)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

逍遙鎮(zhèn)為何能成為一個響當當?shù)暮睖放??正說明了一種獨特的地方口味經過長期時間,形成了深入當?shù)厝松畹?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font-weight: 700;">飲食文化認同感。而逍遙鎮(zhèn)也與北舞渡等百花齊放的胡辣湯一起,理應屬于每一個河南人。

01

胡辣湯有多好喝,你必須懂

胡辣湯,在河南有多普遍呢?

在這里,任何一座城市,早晨起來沿著任何一條街道走,不需要多久,你一定能找到賣胡辣湯的店家。再不濟,你閉上眼,仔細辨別風中飄揚的胡椒和肉香,加上水煎包和炸油條的芬芳,慢慢跟著走,它就在那。

圖片

中原人民,抗拒不了胡辣湯的魅力。

攝影/吳學文

據(jù)說,想讓河南人起早,胡辣湯比鬧鐘更有力量。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夏天能催汗,冬天能暖胃;河南是面食大省,它能搭配糖糕、油餅、水煎包、大油條,還能與咸豆腐腦來個“兩摻”,加深口感碰撞;或者,在滿滿的熱辣沖擊之后,再來碗甜豆腐腦緩和一下……這就是河南人的早晨日常

中原土地遼闊,歷史底蘊豐厚,胡辣湯自然也是百家百味,自成一派江湖。除了逍遙鎮(zhèn)外,河南胡辣湯江湖還有另外兩個流派:北舞渡派,百花齊放派。

北舞渡胡辣湯

圖片

北舞渡,與逍遙鎮(zhèn)分庭抗禮的存在。

圖/網絡

北舞渡位于漯河市舞陽縣,自古以來是沙河的重要渡口,人稱“填不滿的北舞渡”。明清時期,這里作為貨物轉運重鎮(zhèn),商賈云集,一派生機勃勃。

這一派胡辣湯,著重于肉湯與香料的調配,胡椒要與牛肉和其他香料和平共處。比起逍遙鎮(zhèn)派,北舞渡派更柔和、醇厚,肉湯需要文火熬制許久,辛辣感直到下肚后才會慢慢體現(xiàn),仿佛一團火苗從肚里緩慢燃起,輕輕地暖著你

百花齊放胡辣湯

圖片

西安肉丸糊辣湯,油潑辣子是精髓。

攝影/吳學文

同一種食物,在豐富的歷史人文面前,哪怕只隔著一條河,也會演化出不同的樣貌和風味。胡辣湯既是如此,不僅坐穩(wěn)了河南早餐的頭把交椅,更影響了陜西、河北、安徽等地。

跨過黃河,它有肉丸加身,成為西安肉丸糊辣湯;渡過淮河,它褪去肉湯底色,改以海帶和蛋花打底,成為合肥辣糊湯。如今,胡辣湯更隨著河南人的腳步,擴散到了國內各大城市,慰藉著中原游子的味蕾,也為各地食客打開一扇嶄新的味覺大門。

誰才是胡辣湯界的王者?

哪一派胡辣湯好喝,一億河南人有一億張嘴,誰也說不好。然而,百家百味之余,對于一碗好胡辣湯的標準,河南人是有共識的。

首先是。一碗好胡辣湯,不管什么流派,必須油亮有光澤,質地稠密近似面糊。胡辣湯多為牛羊肉湯底(部分地區(qū)用雞湯),本身蘊含著動物油脂,熬出來風味十足,中間還要額外加料使之更濃稠。如果胡辣湯光澤不夠,顯然是偷工減料了。

圖片

濃稠稠,亮晶晶。

圖/網絡

其次是。一碗好胡辣湯,胡椒是香氣與辣味的主角,辣椒只能做陪襯。這對胡椒的質量有要求,需要黑白搭配,還要融合花椒、八角、桂皮、茴香、肉蔻、丁香、草果等十幾味香料,有些店家還會加入中藥材。所以,好胡辣湯必然是香味的復合體,越香越好。

最后是。一碗好胡辣湯,當然是又熱又香又濃又辣,萬千口感聚于一碗,妙不可言。配料通常有面筋和肉丁,填飽肚子又增添舌尖觸感。不夠鮮,不夠濃郁,不夠滋味萬千,都是不合格的。

圖片

其貌不揚,一碗下去就上癮。

攝影/吳學文

你若看得饞了,趕緊來上一碗吧,保證能刷新靈魂。

02

一粒胡椒,統(tǒng)一了河南人的味蕾

胡椒,胡辣湯的主角。對河南乃至整個華北而言,胡椒都是極為重要的香料。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胡椒從中亞出發(fā),一路翻山越嶺,進入中原。西晉張華《博物志》中,記載了一味胡椒酒:“以春酒五升,干姜一兩,胡椒七十枚,皆搗末;石榴五枚,押取汁。皆以姜、椒末及石榴汁,悉內著酒中,火暖取溫,亦可冷飲,亦可熱飲之。”

這可能就是最早的“胡辣湯”了。到了唐代,胡椒開始在中國推廣,據(jù)《酉陽雜俎》記載,當時胡椒已用來為食品調味,然而價格極高,只有貴族用得起。《資治通鑒》寫道,唐朝宰相元載因貪賄被抄家,贓物便有“胡椒八百石”,可見其價值。

盛唐以來,陸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期,洛陽作為中原貿易樞紐,胡椒等香料以此為起點,逐步走向各地,一點點豐富中國人的味覺。如今洛陽飲食之中,胡椒的味道尤為突出,這便是千年以來的歷史積淀,至今仍在影響著現(xiàn)代口味。

圖片

洛陽豆腐丸子湯,胡椒風味明顯。

圖/圖蟲·創(chuàng)意

到了明代,跨國貿易興盛,胡椒與各色香料齊聚中國,價格也開始下跌?!睹魇贰诽峒?,宣宗年間胡椒有庫存300萬斤,干脆充當官員俸祿,一斤胡椒算一兩銀子。明末,胡椒價格進一步下跌,“已遍中國,為日用之物矣”。

胡辣湯的另一位主角,是。

縱觀華北地區(qū),河南人孜孜不倦地熱愛湯食。從地標性質的洛陽水席,到另一張河南名片——燴面,再到豫菜招牌鯉魚焙面,各地特色湯食(牛肉湯、羊肉湯等),以及著名小吃開封灌湯包……有河南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湯。

這一切,體現(xiàn)著河南人與水的深層關系——矛盾與共生。

中原地區(qū),水陸交通發(fā)達,五湖四海交匯于此,融合了全國各地的香料和文化。中原也是水患頻發(fā)之地,人與水的斗爭貫穿數(shù)千年,“水”的象征也在細細塑造這片土地的靈魂。河南廣種小麥、面食文化繁盛,自古以來又是陸上香料貿易的集散地,種種因素融會貫通,便是這一味——胡辣湯。

一碗看似簡單的胡辣湯,實則做工繁復、食材眾多,光是香料就不下十幾種。它們之中,有些來自千里之外的西域,有些來自近在咫尺的村里;無論遠近,香料磨成了粉,配料切成了丁,少數(shù)民族的牛羊風味,漢族的烹飪技法,以及中原人民對水的濃烈情感……在河南,都融了進去。

圖片

洛陽水席,牡丹燕菜,“四鎮(zhèn)桌”之一。

圖/圖蟲·創(chuàng)意

誰也沒想到,一粒小小的胡椒,配合取之不盡的水,竟然在兩千多年后,統(tǒng)一了中原人的味蕾。

03

千言萬語,就在這一碗湯里

中國,地大物博,各色美食遍地走。每個地方都有令人引以為豪的小吃,有些是門面擔當,游客更愛,本地人表示一般般。有些則看著普普通通,甚至不太能上臺面,它只是默默地陪伴著當?shù)厝?,完美融入生活,成為故鄉(xiāng)人魂牽夢繞的味道。

圖片

離家再遠,也永遠忘不了這一味。

圖/網絡

胡辣湯就是后者的典型。它真的不太上相,美食家陳曉卿曾說:“無論怎么拍,(胡辣湯)都是稀糊糊的不上相,我們甚至把攝像機埋在胡辣湯湯底下,但稍微深一點就不透明了,從底下往上飄起來的時候,慘不忍睹?!?/p>

愛胡辣湯的人,根本不在乎這些。他們能夠從淳樸的皮囊中,看到敦厚有力的內在,以及燃燒著的火熱靈魂。

這,不就是河南性格的真實寫照么?

圖片

天道酬勤,早餐行業(yè)更是“勤”字當頭。

圖/網絡

一碗胡辣湯,背后更是講究一個**“勤”**字。每天,店家起早貪黑,用肉和骨熬出原湯,再下細細磨粉、切碎的原料,包括十幾味香料,木耳、海帶、黃花菜、面筋等,全是耗人的體力活;講究的店家,還要自己洗面筋,再用面筋水為胡辣湯勾芡,燉煮過程中還得時刻攪拌、謹防糊鍋……

四體不勤,香料不分,心思不沉,都做不了這一碗湯。

這,不就是勞動者的敦厚底色么?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胡辣湯鍋悠揚的蒸汽,喚醒了沉睡的中原大地。

早起的街坊鄰居,提著暖壺排著隊,把一鍋美味帶回家里;勤奮的工薪族,上工前來上一碗,激發(fā)全身洪荒之力;一家老小,商務白領,外鄉(xiāng)游客,潮男美女,無論你是誰,在熱火朝天的胡辣湯鋪子里,皆是生活的樸實過客,不分彼此。

辣,最能振精神。湯,最能哄肚子。人生百態(tài),不過飲食男女。世事紛雜,終究返璞歸真。萬千世界,最終匯聚在這一碗胡辣湯里。

圖片

記得回家喝碗湯。

圖/網絡

這一碗,就是“和”。這一碗,就是中原,樸實的面龐,厚重的底蘊,火熱的靈魂,生生繁衍、自強不息。

文丨水水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chuàng)內容

歡迎添加客服微信

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