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大象旅行團”一路向北的4個疑團
作者:季偉
發(fā)布時間:2021-08-02
瀏覽次數:790

  一個由15~17頭大象組成的旅行團,似乎收到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的邀請函,一路向北,目前已距昆明不足100公里。

  自踏上北上之旅起,這個云南象群始終吸引著人們的視線。但就在人們眼皮底下,還有一些待解的疑團。本人綜合多年來與野生動物打交道的經驗,試解一番。

  疑團一:大象為何會離開保護區(qū)??

  很多人,包括一些離云南很遠的城市生物學學者,出于簡單邏輯和直覺,認為大象離開保護區(qū),當然是因為保護區(qū)面積不足。然而,依在下淺見,云南大象離開保護區(qū)的原因,并非那么簡單。

  中國對自然保護區(qū)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保護措施,眾多自然保護區(qū)內的主要保護物種的數量得到了良好的恢復,包括亞洲象。一般而言,棲息地內動物個體數量的增長,會給其活動范圍內的植被帶來壓力。然而,亞洲象數量并不多到足以像非洲象一樣改造地貌。尤其云南省以得天獨厚的條件,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因此,一個很反直覺的情況,回答了這第一個問題:因為植物發(fā)展得太好,尤其是頂冠層高大樹木,形成了很高的郁閉度,影響了大象賴以維生的食物,大象才被迫從人類專門為它開辟的生存空間(即西雙版納保護區(qū))出走,另謀生路。

  疑團二:這群大象為何不怕人??

  “大象旅行團”沿途經過村鎮(zhèn),不但不怕人,還一路“逛吃”,甚至發(fā)生了“醉酒掉隊”、闖入村民家吃掉200公斤玉米踩死兩只雞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它們?yōu)槭裁床慌氯耍?/p>

  與其說不怕人,不如說它們需要更多宣泄——從保護區(qū)出來的大象,來到了農田,發(fā)現了一片新天地。由于亞洲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云南人民對大象的情結,以及對槍支的嚴格管控,即使它們走出保護區(qū),亞洲象仍然幾乎不會受到任何非法獵殺威脅。農田里的農作物,經過人類多年選擇,適口度和能量均優(yōu)于野生植物。大象于是可以花更少時間覓食、有更多能量需要宣泄,于是到處游樂成為了一個必然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大象的食性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改變。

  疑團三:這群大象為何一路向北??

  然而,上述這些仍不足以解釋這群象為何一路向北。首先需要說明,走出保護區(qū)的大象,實際上有向各個方向走的。其中,向南的有去勐侖—勐臘的,向西有去勐海的,向北的早已到了普洱。

  這群象從勐養(yǎng)自然保護區(qū)出發(fā)、及至走到玉溪,沿途400多公里,已經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只不過因為不斷刷新了近些年來在人類聚居區(qū)能夠直接觀察到大象的位置,才引起了注意。

  面對從保護區(qū)出來的大象,沿途各地采取了各種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其中不乏利用象群已改變的食性來使大象行動軌跡可預判的措施。在筆者看來,這實質涉及了短期保護目標與中長期保護目標之間的沖突。

  大象具有高度智慧,當沿途暢行無阻,當穩(wěn)定占據了能量中繼站,下一站,奔向云南中部蔬菜種植重鎮(zhèn)玉溪,也就成為了一個理所應當的選擇。

  疑團四:他們會返回原保護區(qū)嗎??

  人們非常關心這支象群隊伍未來何往。目前云南林草局已提出,未來將采取多種措施防止象群繼續(xù)北遷,引導其逐步返回普洱或西雙版納原棲息地。

  其實,最好的非干預結果,就是大象旅行團玩累了自己回去。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領頭的母象有點類似于人類的“路盲”,自行返回原自然保護區(qū)的這個結果恐怕很難出現。

  輕度干預下的結果,可以選擇的手段很多,包括物理、聲學和生態(tài)屏障,以迫使“大象旅行團”知難而退。中度干預下的結果,可以用食物引誘來建立臨時管控區(qū),為下一步措施贏得充分思考和實施的時間。接著還有可以重度干預的手段,包括強行驅離、麻醉、轉移等等,不逐一介紹,但愿用不上。

  一點思考:關于未來的保護與管理?

  動物個體展現出的問題僅是表象,其背后深層次的問題在于對以土壤和植被為代表的棲息地進行管理。

  中國亞洲象的未來,取決于一個全面的、中長期的保護和管理計劃。已經實施的《森林法》和即將修改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都可以為這個保護和管理計劃的落實提供關鍵的法治保障。全社會在政府主管部門引導下,以有建設性的、非對抗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方式為亞洲象保護作出貢獻,將為亞洲象保護提供更好的保障。

  然而,在確定邊界內以家禽為主食的食肉動物,大多數人會認為已不是野生動物。在未確定邊界內以包谷和香蕉為主食的亞洲象,可能要“野”一些。大象旅行團提出了幾個嚴肅而深刻的問題,中國能夠保護和管理多少頭亞洲象?其中多少是能夠幾乎完全不依賴于人力干預而存續(xù)的?

  于是又回到了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野生動物是什么?

 ?。ㄗ髡呦凳澜缱匀槐Wo聯盟(IUCN)非洲象專家組成員,本報記者趙廣立整理)

歡迎掃碼入群!

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