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道風濕免疫病臨床診治難題-
作者:張思瑋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瀏覽次數(shù):1174
解一道風濕免疫病臨床診治難題-

?

栗占國教授(左三)正在查房。

■本報記者 張思瑋

“由于風濕和肌肉骨骼病異質性強,患病情況千差萬別,因此需要大量研究了解這些異質性背后的生物機制。而中國的研究者在風濕病學的轉化醫(yī)學方面已經做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日前,《柳葉刀—風濕病學》主編Heather Van Epps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

在我國,風濕免疫病患者超過一億人?;颊呷糊嫶?、診治困難、誤診誤治多、致殘致死率高,這是目前國內風濕免疫病的現(xiàn)狀。而風濕病學在我國真正開啟研究之路僅有二十多年。

彼時,與國外診治水平相比,我國有明顯差距,大量的臨床問題亟待解決,不少國際共識并沒有在國內普及。

但最近幾年,國內的風濕病診治及研究已在全球嶄露頭角,部分研究與國際水平比肩,甚至開始領跑?!斑@主要體現(xiàn)在我國風濕免疫病早期診斷、規(guī)范治療及新型診治方法研究和應用方面?!北本┐髮W人民醫(yī)院臨床免疫中心主任栗占國告訴《中國科學報》。

風濕免疫病致殘率高

診治面臨巨大挑戰(zhàn)

風濕免疫病是一類免疫紊亂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常會造成多器官、多系統(tǒng)損害,其涵蓋了200多種疾病,常見的有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皮肌炎、痛風、干燥綜合征等。

有研究顯示,我國主要風濕病患者人數(shù)不少于5000萬,其中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患者500萬、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患者近100萬。

“正是由于風濕免疫病種類繁多,臨床癥狀多種多樣、錯綜復雜,因此在臨床中誤診漏診普遍存在?!崩跽紘f,以干燥綜合征為例,他們課題組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患者平均誤診時間長達7年。

而在治療手段上,過去臨床上主要使用慢作用抗風濕藥、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多屬于對癥治療和非特異性免疫抑制治療,患者處于免疫失衡狀態(tài),副作用大;生物制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預后,但仍存在感染風險高、費用昂貴等問題。

“要想在現(xiàn)有治療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讓更多患者受益,就必須開展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臨床研究?!崩跽紘J為。臨床醫(yī)生應著眼于臨床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或發(fā)現(xiàn)更好的治療辦法,或找到疾病精準診治的方案,真正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

在栗占國看來,做醫(yī)生首先應該會看病,特別是風濕免疫科醫(yī)生要有診治疑難重癥患者的能力?!斑@就需要醫(yī)生掌握臨床科研思維和方法,形成‘發(fā)現(xiàn)臨床問題—提出科學假說—以基礎研究成果反哺臨床’的良性循環(huán)。而臨床問題就來自于門診與病房的日常工作?!?/p>

避免類風濕關節(jié)炎早期致殘國際學界的引領性證據(jù)

RA是自身免疫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全球至少有3000余萬RA患者,該病以破壞性關節(jié)炎及自身免疫異常為主要特征,具有高致殘性。早期診斷、規(guī)范治療對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然而,早期RA(ERA)由于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缺乏臨床實驗室的“金標準”,其診斷一直是臨床的難題。

為此,國內專家通過多中心臨床研究,提出了ERA分類標準,并進行了多中心驗證,驗證ERA分類標準特異性和敏感性優(yōu)于國外標準,且簡便易行。目前該標準已在臨床實踐中應用,有利于推動ERA的臨床診療進步,促進RA患者及早診療。

此外,針對大量患者在發(fā)病初期,甚至患病多年仍測不到生物標志物,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導致延誤治療致殘的現(xiàn)狀,栗占國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清道夫受體(sSR-A)是RA的致病分子,可促進炎性T細胞和致炎因子產生,靶向抑制sSR-A可改善疾病的病情及嚴重程度,從而為RA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生物標志物和靶點。相關文章發(fā)表于《自然—通訊》。

前不久,《柳葉刀—區(qū)域健康》還刊發(fā)了國內一項關于口服艾拉莫德治療RA的大樣本真實世界研究。研究結果提示,艾拉莫德在老年患者及合并肺纖維化等系統(tǒng)性并發(fā)癥的患者中仍具有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這為該藥在國際上不同類型患者的臨床應用提供了依據(jù)。

紅斑狼瘡新免疫治療落地做國際前沿性臨床研究

除了RA,SLE也是風濕免疫專業(yè)常見疾病。該疾病是一種影響全身的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腎臟、血液等多個系統(tǒng),預后差。目前,SLE特異性治療方法少,傳統(tǒng)治療藥物毒副反應常見,尋求新的治療方法迫在眉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團隊經過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了SLE患者體內白細胞介素—2(IL-2)缺陷導致免疫失衡,并在國際上首次應用低劑量IL-2治療SLE獲得成功。隨后,他們又經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RCT),證實低劑量IL-2治療SLE的療效及安全性。

“該方案避免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毒副作用,并且在治療費用上,僅相當于目前其他生物治療的幾十分之一?!北本┦酗L濕病重點實驗室教授孫曉麟說道。

從過去被認為“不治之癥”,到如今越來越多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栗占國認為,“這是幾十年來,國內所有風濕免疫學專家努力的結果?!?/p>

用于患者是根本做需求性臨床研究

創(chuàng)新性研究,最終要服務于臨床。

十幾年來,北大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團隊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學科,一直高度重視源于臨床問題的研究和轉化,完成的抗mDNA抗體、胞襯蛋白抗體等多項原創(chuàng)性研究均已應用于風濕免疫病的診斷,開發(fā)的新型免疫治療方法用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及類風濕關節(jié)炎,已有大量患者獲益。

“國內有一些研究已經走在了國際前沿,但是領域還相對較為局限。而要想在國際舞臺上發(fā)出更多、更好的‘中國聲音’,應選擇前沿性以及能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研究方向?!崩跽紘鴳┣械卣f,臨床上期待更多原創(chuàng)性研究造福眾多風濕免疫病患者。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10067-016-3281-2.

https://doi.org/10.1038/nrrheum.2014.218.

《中國科學報》 (2021-05-21 第3版 醫(yī)藥健康)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