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芯片之爭,中國絕非無能為力-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張佳欣
發(fā)布時間:2021-04-09
瀏覽次數:1105
德媒:芯片之爭,中國絕非無能為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半導體技術是數字時代的一項基礎性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AI)、自動駕駛和5G等新技術要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僅依靠算法和軟件還遠遠不夠。如果缺乏性能卓越的半導體,就難以造出低能耗、高效率地處理龐大數據和復雜計算的硬件,數字驅動經濟發(fā)展或將是紙上談兵。

今日視點

◎實習記者?張佳欣

  圖靈獎得主、美國杰出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凱曾表示,“真正認真對待軟件的人應該自己制造硬件”。這句話在21世紀仍然適用。

  目前,全球因種種原因面臨“芯片荒”。在此背景下,中國科技發(fā)展的腳步依然不止,美國卻試圖對向中國出口芯片進行遏制。

  近日,德國《商報》發(fā)表題為《芯片之爭,中國絕非無能為力》的評論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場,而美國希望通過切斷芯片供應讓中國陷入停滯,迫使中國屈服,這“并不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因為在芯片之爭中,中國絕非像美國一些所謂的“戰(zhàn)略家”認為的那樣無能為力。

  美收購計劃告吹凸顯中國市場重要性

  《商報》首先提及了近日美國的一次失敗的收購計劃。

  美國最大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yè)應用材料公司原計劃從美國投資公司KKR手中收購國際電氣公司。KKR工廠設在日本,因生產薄膜沉積設備而聞名。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此前一直認為,如果收購成功,就有望“更上一層樓”,在半導體存儲器市場等業(yè)務上擴大份額。

  根據應用材料公司官網數據顯示,其2020年在中國大陸的市場營收高達15.76億美元,占總營收的34%,遠超美國、歐洲、日本、朝鮮等國家或地區(qū)市場,可以說,中國是其第一大市場。

  據國際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SEMI)的數據,中國已于202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的收購會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必須獲得中國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

  然而,美國應用材料公司3月22日發(fā)布消息稱,由于在完成收購的最后期限之前未能獲得中國監(jiān)管機構的批準,收購計劃已告吹。

  據日經中文網3月30日報道,由于收購失敗,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將向KKR支付1.54億美元的解約費。

  “盡管買家和賣家都在美國,但無視中國政府的態(tài)度并不是一種好的選擇。”《商報》評價道,“中國市場實在太重要了,美國應用材料公司離不開它。哪怕等待了快兩年,他們仍然寧愿放棄收購?!?/p>

  美國應當結束與中國的對抗路線

  評論文章認為,美國在芯片領域對華“卡脖子”,卻激勵了中國人建立自己的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半導體產業(yè)。雖然這需要一些時間,但在太陽能、高鐵、汽車等產業(yè)領域,中國已經證明其完全有趕超美國的實力。

  文章稱,中國希望美國主要的半導體制造商在中國市場進行投資,而美國公司也試圖扭虧為盈,因此中美之間達成協(xié)議似乎并非不切實際。

  英特爾的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帕特·基辛格最近宣布,要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進行投資,他還希望將來在歐洲建廠。然而,這個行業(yè)的領頭羊離世界上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市場還很遙遠。

  因此,文章認為,如果中美能夠互相靠攏,將會是一件好事,歐洲也將會從中受益。

  基于上述原因,《商報》指出,美國應當結束與中國的對抗路線,轉而盡快與中國進行對話,否則美國將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