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 2020年世界科技發(fā)展回顧·國際戰(zhàn)“疫”行動
來源:科技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1-01-05
瀏覽次數:1233
-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 2020年世界科技發(fā)展回顧·國際戰(zhàn)“疫”行動
2020年7月,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前的石獅子被戴上口罩。 新華社記者 王迎攝
新冠病毒囊膜表面的4個刺突蛋白。當這些蛋白質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對接時,病毒就可以穿透細胞并在那里繁殖。
圖片來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
南非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開始I期臨床試驗。圖片來源:網絡(ugandapronto.com)

①韓國研究團隊揭示新冠肺炎患者肺損傷機理。
圖片來源:網絡(theremedyroom.com)
②2020年9月1日,在烏克蘭基輔州德米特羅夫卡村小學,一名老師帶領一年級新生熟悉校園。
新華社發(fā)(謝爾蓋·斯塔拉斯堅科攝)
③位于莫斯科的70多個站點從12月5日起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圖為醫(yī)護人員展示新冠疫苗。
新華社發(fā)(葉甫蓋尼·西尼岑攝)
④英國2020年12月30日批準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制藥公司合作研發(fā)的新冠疫苗投入接種,這是英國批準的第二款新冠疫苗。圖為英國盧頓阿斯利康制藥公司外景。
新華社發(fā)(蒂姆·愛爾蘭攝)
⑤疫情期間,兩名和服女子戴著口罩在日本鐮倉報國寺內竹林游玩。 新華社記者 冮冶攝
⑥2020年10月,在以色列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站,醫(yī)務人員展示一個樣本。 新華社發(fā)(吉爾·科恩·馬根攝)

  德?國

  發(fā)表新冠病毒診斷測試方法?BioNTech疫苗獲準緊急使用

  本報駐德國記者?李山

  德國柏林夏里特醫(yī)院病毒學研究所發(fā)表了針對新冠病毒的診斷測試方法。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其作為實驗室檢測指南的一部分,在線發(fā)布了該測試規(guī)程。

  BioNTech公司與美國輝瑞公司合作開發(fā)新冠疫苗,于11月發(fā)布Ⅲ期臨床試驗數據,有效性達95%,陸續(xù)在多國獲得緊急使用許可。CureVac公司研發(fā)的新冠疫苗于12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預計2021年年中可以上市。

  德國研究機構發(fā)現(xiàn)神經纖毛蛋白1(NRP1)是一種可以促進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部的因子。馬普生物物理學研究所發(fā)現(xiàn)一種抑制劑可雙管齊下抗新冠病毒,不僅能阻礙新冠病毒復制,還可以增強人體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尤利希研究中心利用虛擬篩選技術尋找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成分,最終篩選了大約10000個分子,其中雷洛昔芬在實驗室試驗中展示出了很強的活性。

  美?國

  中美合作發(fā)揮重要作用?兩款新冠疫苗效果良好

  本報駐美國記者?劉海英

  美國現(xiàn)已成為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拒絕參加“新冠疫苗實施計劃”。

  而美國科學家成為新冠肺炎治療和疫苗研發(fā)的重要力量。IBM與能源部等牽頭成立的新冠疫情高性能計算聯(lián)盟,匯集了政府、企業(yè)界和學術界的高性能計算資源,成為針對新冠疫情及病毒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開發(fā)的高通量制備用于“四聚體分析”的探針庫的新方法,可在免疫反應研究中發(fā)揮作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開發(fā)的機器學習方法通過篩選約2億種化學物質,發(fā)現(xiàn)了數百種新冠肺炎候選藥物;克利夫蘭診所開發(fā)的個性化風險預測模型,能預測患者檢測呈陽性可能性,可作為醫(yī)生決策的輔助工具;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對新冠病毒產生強烈抗體反應的基因,為設計有效的疫苗提供了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冠病毒相關研究中,中美科學家的合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兩國研究人員合作開發(fā)的一種實驗性AI工具可準確預測患者病情走向,為醫(yī)生決策提供參考;兩國研究人員對中國深圳早期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分析,為預測新冠病毒的影響、評估控制措施并指導全球應對提供了基礎證據。

  新冠疫情暴發(fā)后,各國都將抗疫成功的希望放在了新冠疫苗的研發(fā)上,美國亦是如此。莫德納、輝瑞等幾家疫苗研發(fā)機構爭分奪秒積極推進相關實驗研究。3月16日美國首個候選疫苗Ⅰ期臨床試驗正式開始,截至目前,公布的幾個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輝瑞和莫德納的疫苗都顯示出很好的效果,有效率均超過90%。

  法?國

  疫苗研發(fā)進程相對緩慢?治療方法研究獲得進展

  本報駐法國記者?李洪策

  法國疫苗研發(fā)能力享譽全球,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法國政府也將疫苗視為戰(zhàn)勝疫情的制勝關鍵。擁有全球研發(fā)網絡的巴斯德研究所和跨國醫(yī)藥集團賽諾菲是法國疫苗研發(fā)的兩大主力,但與美國相比,新冠疫苗的研發(fā)進程相對緩慢。

  賽諾菲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正在研發(fā)兩種技術路線的疫苗企業(yè)。其第一款在研疫苗是與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共同研發(fā)的重組蛋白疫苗,基于賽諾菲的季節(jié)性流感疫苗技術平臺,由GSK提供佐劑。賽諾菲已于2020年9月和歐盟達成了3億劑該疫苗的預購協(xié)議,但在最新測試中,疫苗對50歲以上人群表現(xiàn)不佳,仍需改進并開展更多臨床試驗。賽諾菲研發(fā)的新型mRNA疫苗預期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與制藥巨頭默克開發(fā)的一款基于麻疹疫苗技術的新冠疫苗目前已進入I期人體臨床試驗。

  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醫(yī)院牽頭的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究認為,大部分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是由環(huán)境暴露引起的,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里感染的。法國巴黎公立醫(yī)院集團和巴黎薩克雷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因新冠肺炎而住院的患者進行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并沒有病癥加重的風險。

  巴?西

  研究新冠病毒國際傳播路徑?開發(fā)高效滅活病毒新型材料

  本報駐巴西記者?鄧國慶

  自2月下旬出現(xiàn)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巴西新冠疫情持續(xù)蔓延。巴西成為全球因疫病造成死亡人數第二嚴重的國家,僅次于美國。

  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在6月公布研究報告稱,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研究表明,在巴西流行的新冠病毒與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樣本相似,這說明了新冠病毒傳入巴西的路徑。研究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助掌握病毒突變狀況和開發(fā)相關治療手段。

  巴西圣保羅大學生物醫(y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發(fā)出一款帶有銀微粒的布料,能在接觸新冠病毒兩分鐘后使99%以上的病毒失去活性。這種布料由滌棉以及銀微粒構成,可用于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等。

  南?非

  自研疫苗進入一期臨床試驗?開始候選疫苗技術轉讓生產

  本報駐南非記者?杜華斌

  南非新冠病毒疫苗開始Ⅰ期臨床試驗。南非金山大學2020年6月23日宣布,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開始Ⅰ期臨床試驗。該試驗的目的是研究疫苗是否能預防新冠肺炎,是否會引起不可接受的副作用,以及是否誘導令人滿意的免疫反應。這項耗資1.5億蘭特的研究預計在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很高、很可能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熱點的大都市進行。

  南非制藥公司阿斯彭11月2日宣布,已與擁有知識產權的美國強生公司的子公司達成一項初步協(xié)議,合作開展新冠肺炎候選疫苗的技術轉讓和商業(yè)生產。該候選疫苗目前正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已被列入世界衛(wèi)生組織進行人類臨床試驗的26種最可行候選疫苗清單中。阿斯彭制藥公司稱,公司將對疫苗進行配方、填充和二次包裝,然后提供給強生公司。阿斯彭集團預計將于2021年3月或4月開始生產。

  韓?國

  制定防疫國際化標準指南?完成首個超清病毒基因圖譜

  本報駐韓國記者?邰舉

  韓國制定了“K-防疫”模式國際化標準指南,完善了涵蓋檢測和確診、流行病學調查和跟蹤、隔離和治療3個方面的“3T”防疫系統(tǒng),并分階段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了18種國際標準提案。

  韓國研究團隊共同研究查明,誘發(fā)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細胞因子風暴、引起肺部損傷的關鍵蛋白質為體內脂肪生物合成調節(jié)蛋白質(SREBP),該蛋白質有望為重癥患者診斷及治療藥物的研發(fā)提供幫助。

  韓國一項聯(lián)合研究完成了世界首個超清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圖譜。另一項研究顯示了新冠肺炎病毒誘發(fā)血管炎癥、降低人體免疫力的細節(jié)。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國立保健研究院表示,基于病毒樣顆粒(VLPs)制備成功新冠肺炎候選疫苗。

  韓國基礎科學支援研究院研發(fā)出一種生物傳感器技術,可在一分鐘內診斷鼻腔采集樣本是否感染新冠肺炎。韓國化學研究院開發(fā)了能夠與新冠病毒抗原結合的多種特殊抗體的制造技術以及利用這些抗體的迅速診斷技術。

  英?國

  斥資推動疫苗研發(fā)上市?全力支持國際抗疫合作

  本報駐英國記者?田學科

  英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冠疫苗和治療方法的研究,成立推進疫苗研制的專管機構,以推進、協(xié)調研究和加快生產新冠疫苗,確保疫苗能夠盡快得到使用,并與2020年4月專門成立了“疫苗特別工作組”。政府還竭盡所能加速新冠疫苗上市進程,對疫苗研制和臨床試驗一路綠燈,是批準新冠疫苗臨床使用的第一個西方國家。

  政府投入巨資支持疫苗和藥物研制。疫情暴發(fā)之初,英國立即宣布投入2500萬英鎊支持開展對新冠病毒的研究。此外,英國政府還向牛津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分別投入2000萬和2250萬英鎊,用于支持其研究人員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為力爭在國際抗擊新冠病毒的競賽中處于領先地位,英國共籌資7.44億英鎊支持國內和國際合作研究疫苗、藥物和治療技術等。

  在新冠肺炎藥物研制方面,牛津大學牽頭試驗一種有抗炎作用的抗瘧疾藥物,以確定它是否能減輕新冠病毒對高危人群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醫(yī)學界首次發(fā)現(xiàn)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的現(xiàn)有藥物——地塞米松,具有挽救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生命、降低病亡率的特殊功效。

  英國是全球努力尋找冠狀病毒疫苗的最大支持者之一,向“流行病預防創(chuàng)新中心”提供了2.5億英鎊的資金,用于流行性疾病的國際研究。英國也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lián)盟(Gavi)的最大支持者之一,并在新冠病毒全球應對峰會和全球疫苗峰會上積極認籌。

  烏克蘭

  數字建模和預測成果顯著?多病毒檢測方法取得成效

  本報駐烏克蘭記者?張浩

  因應疫情需要,烏克蘭政府通過國家研究基金啟動了一項“人類安全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以解決迫切的人類安全與社會問題,特別是在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領域。烏克蘭科學家在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數字建模和預測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還成功開發(fā)了針對形成血栓并發(fā)癥患者的診斷機制和療法。

  2020年12月,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開發(fā)了一種聚合酶鏈反應測試法,可以同時檢測體內新冠病毒以及流感病毒A型和B型3種病毒是否存在,這樣的組合測試大約需要6個小時。目前,該研究所正在研發(fā)另一種能夠同時檢測5種季節(jié)性流行病毒的方法。

  日?本

  開發(fā)多種方法縮短檢測時間?確認現(xiàn)有藥物可防感染重癥

  本報駐日本記者?陳超

  日本東北大學與島津制作所開展聯(lián)合研究,開發(fā)出了利用呼氣進行無侵襲式檢測的呼氣組學解析系統(tǒng),可以取代以往的鼻咽拭子檢測系統(tǒng)。橫濱市立大學成功開發(fā)出了可檢測新冠病毒抗體的4種抗體檢測試劑。組合使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酶免疫檢測裝置,1小時最多可檢測240份樣本,進一步縮短了檢出結果的時間。北海道大學確認唾液PCR檢測精度約為90%,高于鼻咽拭子。

  日本琉球大學確認痛風治療藥物“秋水仙素”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癥重癥化,從2021年1月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如果能證明對新冠病毒有效,將成為首款針對輕度和中度患者的抗炎藥。京都府立醫(yī)科大學、大阪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將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蛋白的病毒結合力提高了100倍以上。利用提高了結合力的高親和性修飾型ACE2蛋白,有望抑制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大阪大學發(fā)現(xiàn)新冠肺炎早期服用托珠單抗可避免細胞因子風暴,有望對早期的肺炎治療產生效果。

  俄羅斯

  快速研發(fā)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九款新冠疫苗入選世衛(wèi)清單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董映璧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發(fā)出快速檢測試劑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僅用一周時間便研發(fā)出了核酸檢測試劑。俄現(xiàn)已有23種核酸檢測試劑和抗體檢測試劑獲得批準和使用。

  在新冠疫苗研發(fā)方面,俄采用RNA疫苗、全病毒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等14種技術路線,共研發(fā)了47款新冠疫苗,世衛(wèi)組織已將俄研發(fā)的9款新冠疫苗列入備選清單。俄“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研制的首款新冠疫苗“衛(wèi)星—V”(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準緊急使用和Ⅲ期臨床試驗。由“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基于肽抗原研發(fā)的第二種疫苗EpiVacCorona已獲得注冊;由俄羅斯科學院丘馬科夫免疫和生物制品研究與開發(fā)科研中心研制的新冠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和“希姆拉爾”集團公司研發(fā)的新冠藥物“阿維法韋”6月獲得俄衛(wèi)生部的許可,這是俄羅斯第一種被批準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以色列

  多思路研發(fā)抗體和藥物?超快病毒檢測法受關注

  本報駐以色列記者?毛黎

  疫情出現(xiàn)后,以色列研究機構、醫(yī)療單位和技術公司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優(yōu)勢,迅速開展新冠病毒的疫苗和藥物研發(fā),同時尋求新冠病毒患者檢測手段。

  在疫苗方面,最為突出的當屬以色列生物研究所研發(fā)的Brilife新冠病毒疫苗。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將特定的蛋白質附著在對人體無害的水皰性口炎病毒上形成新冠病毒的“冠”,以此為基礎獲得抗新冠病毒疫苗。

  在藥物和療法方面,普魯瑞斯特姆醫(yī)療公司開發(fā)出胎盤PLX細胞藥物,讓6名高危新冠病毒患者病情好轉并存活下來。特拉維夫大學確認同時使用3種抗體的“雞尾酒”藥物可有效抵抗新冠病毒,為人們提供天然免疫力。哈達薩醫(yī)療中心研制出“抗新冠病毒血漿衍生免疫球蛋白(IgG)產品”,將其用于實際治療后,患者康復回家。以色列生物研究所分離出一種只針對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有望成為應對疫情的藥物。該所還發(fā)現(xiàn)兩種用于治療高雪氏疾病的藥物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并有可能在未來冠狀病毒暴發(fā)時作為廣譜抗病毒治療藥物。

  在病毒檢測方面,研究人員開發(fā)出通過檢測吐出的漱口水超快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小型光譜檢測方法,其能在1秒鐘出結果,準確率達到95%。以色列理工大學研發(fā)的小型簡便新冠病毒檢測儀,利用納米技術分析測試者呼出的氣體,可識別其肺中物質并判斷是否遭受新冠病毒感染。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