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地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記者從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了解到,在此次著陸場搜救任務中,天鏈二號01星建立起搜救空中分隊通信直升機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信息傳輸鏈路,實現了圖像、話音、調度等業(yè)務數據的實時傳輸,為搜救任務圓滿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任務現場(我們的太空創(chuàng)新實踐中心供圖,李源龍攝)
在此次任務前,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根據著陸場指揮部安排,通過手動輸入嫦娥五號理論著陸坐標點進行相關狀態(tài)配置,配合進行了多次著陸場任務演練,并提前加載任務操作計劃,設置初始指向經緯度等相關參數。
“在搜救人員登機之前,我們的通信操作崗位已經根據調度指揮口令開通直升機調度,在搜救任務過程中,我們則要監(jiān)視鏈路保持情況,仔細觀察光學吊艙圖像傳輸情況?!?任務總體工程師秦銘晨告訴筆者,崗位人員必須足夠認真細致,根據直升機的實時位置,來判斷是否需要調整天線指向,確保搜救信息傳輸暢通。
“23天前,我們也是在這個大廳通過天鏈衛(wèi)星為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提供天基測控服務,順利將‘嫦娥’送出去之后,我們也要圓滿地將她迎回來?!贝舜稳蝿盏恼{度指揮高泉在任務間隙如是說。
據了解,近一段時間以來,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執(zhí)行天基測控任務密集,面對繁雜反復的崗位工作,中心人員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始終在天基測控一線為各類重大任務服務,中心執(zhí)行任務成功率保持在100%。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